数字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和重要抓手。近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强调,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各地要把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让乡村产业、生态、治理、文化等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整合要素,构筑产业发展“闭环链条”。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实现产业数字化,不仅是解决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关键措施,更是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因素。串联整合产业发展的土地、政策、市场、资金、材料等要素的数字信息,是丰富数字技术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应用场景和利用模式的途径。各地区要深层次打造“互联网+产业”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对信息的敏感性,智能研判产品在终端市场的销售前景,及时对产业布局进行最优组合和综合调整,从而实现风险和成本“双降低”,产业竞争力和农民收益率“双提高”。要用数字技术破解传统经营方式的障碍,建立平等公开的市场交流信息平台,提供数字金融服务,推动产业链条电商化,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中的信息知晓度和受益分配能力。要发挥数字技术在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服务的关键作用,打破生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把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解决在互联网平台,并推动农业技术成果快速普及和运用。
绘制底色,迈稳生态环保“转型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决定乡村振兴的成色。事实上,部分农村受限于生活收入和基础设施水平,而存在生产生活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索取生态利益两个方面的问题。实现生态数字化,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各地区要建立环境质量数字化动态监测平台,以分档分类的形式设立污染程度的阈值,加强对生产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实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管控和治理。要转换生态思维,依托数字技术实现透明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等使用进行计算配比,使“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绿色有机的集约型。要通过数字技术算法,结合“碳中和、碳达峰”,对本区域的生态系统价值进行数值量化,并以此出售碳交易指标,进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释放出生态红利,使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为绿色生态永续发展筑牢根基。
延伸触角,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没有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新一轮的数字技术驱动下,乡村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乡村治理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从而打通乡村治理的堵点难点问题。各地区要建设智慧党建,整合农村党建相关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制度、监督以及党员信息等内容,打造可视化的数据管理平台,提升村级党建工作水平。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多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简化基层政府办事流程和手续,依据村民需求及时响应和匹配解决措施,为村民提供个性化和一站式政务服务。要把村民关心的村务管理、医疗教育、社会治安、脱贫攻坚等内容以数据的形式共享在网络平台,打破信息阻隔和壁垒,拓宽村民参与治理的渠道,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构建以一元主体为特征的乡村治理模式。
捕捉符号,搭建乡村文化“云上载体”。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农耕史孕育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魅力独特的乡村文化。近些年,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部分传统古村落、民俗、技艺等文化遗产逐渐消弭在大众视野。要知道,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在推动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如今,数字技术的创新运用为振兴乡村文化提供了新途径、新模式,各地区要善于利用数字技术,捕捉区域的文化禀赋符号,将文化记忆永久保留在云端。要以多媒体的形式把面临失传的地方特色技艺、地方方言、受保护的古建筑等文化标志物重现在数字平台,展现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既为文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又为游子提供乡愁记忆。要依托数字技术把乡村文化嵌入到乡村发展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品牌,比如红色村庄、田园观光、特色小镇、文化小镇等,让乡村文化重新焕发新光彩、展现新容颜。要创新利用乡村文化的云上平台和渠道,以数字教育的形式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贡献力量。(作者:曾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