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民粹主义传播日益迅猛,影响不断增强。调查显示网络民粹主义的群体结构发生变化,中等收入群体、青年群体和体制外群体对其的感知度较高。网络民粹主义可能对青年群体思想观念形塑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与其他社会思潮结合破坏人们理性思考空间,甚至可能催生网络舆论倒逼改革的情况。在把握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三个基本逻辑的基础上,可以从完善互联网舆情分析研判机制、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网络空间监管体系等方面加强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治理。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 群体感知 互联网舆情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24.008
贾立政,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人民日报高级编辑。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王慧,《人民论坛》编辑部主任。石晶,人民智库主任。
近年来,民粹主义思潮在国际社会广泛流行,对世界政治进程和国家战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社会矛盾凸显,民粹主义情绪进一步蔓延、发酵。社会舆论或群体事件的网络炒作、网络暴力事件、狭隘争论或偏激的维权事件等社会现象背后都离不开网络民粹主义的兴风作浪。随着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日益迅猛,其煽动性、裹挟性、危害性也在不断增强,不仅对全球舆论生态造成干扰,也对现阶段国内社会思潮和互联网环境,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值得高度关注、深入研究,并予以有效疏导和及时治理。
当前网络民粹主义的成因、特点是什么?典型表现和主要危害有哪些?公众有哪些切身感受?网络民粹主义现象与“饭圈”等乱象和“内卷”“躺平”等网上焦点、热点有哪些内在联系?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疏导、治理?针对这些问题,人民论坛杂志社面向社会公众、网络民众、专家学者等开展了专题调查。调查问卷于2021年9月11日~14日通过人民论坛微信公众平台、人民论坛网官方微博、人民智库微信公众号和人民论坛全国理论调研网络发放。调查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涵盖不同收入、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职业的典型群体。本次调查还针对专家学者、党政干部、高校教职工等300余人,进行了一对一深度访谈。网络民粹主义专题调查产生了巨大反响,引发网民、公众和专家的广泛参与、讨论。截至2021年9月14日18时,线上、线下共收回有效问卷180581份,收到意见和建议30000余条。
不同群体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感知及参与特征
中等收入群体。调查数据显示,关注并参与本议题的群体呈年轻化、精英化特征,传统意义上民粹主义“低年龄、低收入、低学历”的“三低群体”结构正在逐步改变。从年龄结构看,参与本次线上调查的群体以20~29岁(51.33%)、30~39岁(27.12%)的中青年群体为主;从收入水平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群体占比超过四成(43.52%),收入在3000~5000元的占比为27.28%,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比为29.2%;从学历水平看,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本科(60.46%)、研究生(15.94%)等高学历群体。
随着网络主体结构的变化,民粹主义所涉传统议题热度逐渐消减。当前,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各大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的发声主力,从全球范围来看,高收入、高学历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也远超低收入、低学历群体。这一趋势在我国同样存在。无论是在微博、微信等大众社交媒体上,还是在知乎、果壳等专业化网络平台中,受过良好教育、有着稳定收入的网民,其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并逐渐取代“三低群体”成为网络发声主力。随着网民结构发生变化,网络舆论热点也随之改变。反腐、暴力拆迁、农民工讨薪等议题引发舆论热议的情况明显减少,传统民粹主义煽动“仇富仇官仇精英”的现象也随之减少,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开始转向个人权利、社会保障、生活品质等民生议题。
青年群体。青年群体既是网络民粹主义的“易感人群”,又是网络民粹主义的被裹挟者。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30~39岁网民在全部网民中占比为20.3%,在所有年龄段群体中占比最高,20~29岁网民占比为17.4%,20岁以下网民占比为15.6%。可见,40岁以下网民群体在所有年龄段群体中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群体正是互联网中尤为活跃、较为年轻的群体,对网络舆情波动更为敏感,对于网络话题参与度更高。本次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群体,青年群体不但对网络民粹主义有更为明显的感知,而且对网络民粹主义这一思潮本身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当被问及“您认为当前网络民粹主义现象是否严重”时,以满分10分计,公众对网络民粹主义严重性的总体感知度为7.4分。其中,30岁以下群体对网络民粹主义的严重程度感受明显,尤其是20~29岁(7.82分)和20岁以下(7.63分)的青年群体感受突出。
调查显示,在青年群体中,成长性青年群体和边缘性青年群体异军突起,影响力日增。成长性青年群体,指在学校就读的青年,主要包括初中、高中、大中专院校就读学生等,其中又以重点高校大学生为主。本次调查显示,对网络民粹主义严重性的感知,学生群体得分为7.92分。这部分青年学生具有人生阅历较少、价值观尚未定型的特点,比较容易受到亚文化和极端言论的影响。边缘性青年群体,指拥有社会资源较少、舆论关注较少或处于社会主流视野之外的青年,主要包括新生代农民工、返乡青年、小镇青年、农村青年等,这部分青年经济收入相对有限、辩证看待问题能力相对不足,属于比较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的群体,比较容易受到与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相关的网络民粹主义观点影响。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者很有可能利用边缘性青年群体的这种相对剥夺感,夸大社会问题、散布各类谣言,以博取其关注,引发其共鸣。因此,这部分群体也很容易成为民粹主义煽动和争取的对象。
体制外群体。工作和生活环境影响着公众对“稳定性”的认知,该认知与网络民粹主义的活跃程度有直接关系。一直以来,人们对“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看法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在对民众的调研及访谈中,“体制内”成为安逸、稳定生活的代名词,被一些人视作一定社会地位的体现;“体制外”则成为流动性、不稳定、易受冲击的代名词,“体制外群体”也更易表现出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其对于网络舆论波动的感知更加敏锐。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相较于“体制内群体”,“体制外群体”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感受更为深刻。其中,民企/外企工作人员(8.31分)、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8.06分)的感受最突出,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83分)、农民群体(4.81分)的感受相对一般。从收入水平看,收入水平越高,相关群体对网络民粹主义的严重性感知度越高。其中,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群体的感知度均在8.0分以上。从地域看,城市规模越大,网民对网络民粹主义严重性的感知度越高,直辖市(8.04分)和省会城市(8.15分)人群的感知度均高于8.0分。由此可知,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感知与相关群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直接相关,随着互联网的加速普及,网络民粹主义也在向新的社会生产生活空间拓展,并呈现向社会上层蔓延的特征。
当前值得关注的网络民粹主义的潜在动向及其危害
伴随信息技术对网络空间的赋能,网民自由表达的机会和方式增加,网络空间意见表达渠道不断拓宽。网络民粹主义在新技术、新群体等影响下出现了新的倾向和特征,对网络空间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我们要对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保持清醒的认知。
第一,网络民粹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对青少年群体思想观念形塑产生不良影响,值得关注。调查显示,公众对“无脑黑”式的谩骂、攻击(75.0%)的感受最强烈。有44.09%的受访公众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存在“形成非理性、简单粗暴群体思维方式”的危害,这种危害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最为突出。
在此次调查中,当被问及“哪些群体是容易受到网络民粹主义影响的群体”时,大部分受访者提到“青少年群体”,有50.05%的公众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对青少年群体思想观念产生不良影响”。有专家指出,“随着Z世代的兴起,未成年人对热点事件的参与度不断提高,网络民粹主义讨论中低龄化趋势显著,特别是在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和煽动下,低龄群体参与行为更具盲目性和偏激性,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走向”。
第二,网络民粹主义易与其他社会思潮合流,“饭圈”现象是与网络民粹主义内在关联度最高的文化现象,其背后的泛娱乐化倾向和资本力量值得高度关注。当被问及“哪些现象与网络民粹主义关联度最高”时,有70.36%的受访者选择了“饭圈”。网络民粹主义与“饭圈”等乱象和“内卷”“躺平”等网上焦点、热点看似并不相关,实则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特别是2020年以来,“饭圈”已发展成为线上与线下、现实与网络互动配合,与资本密切关联,自身产业链不断完善的非正式民间社会团体。作为参与主体,青少年群体频频被诱导进行打榜、反黑、氪金、控评等活动,有的甚至被卷入造谣攻击、网络暴力、互相拉踩、挑动对立、干扰舆论等网络事件,其背后的群体非理性力量值得重视并加以引导。在“眼球经济”的大旗之下,各类媒体机构、网红公司、网络大V等网络推手成为最大的利益攫取者。其致力于社会热点的“专业打造”,有意无意地触碰社会底线、“打擦边球”,将资本利益的实现诉诸民粹主义手段。
此外,消费主义和物质至上(46.42%)、民族主义(42.79%)、反智主义(39.48%)、实用和利己主义(34.2%)也是和网络民粹主义内在关联度较高的社会思潮。当前网络流行的“内卷”与“躺平”(26.13%)也与网络民粹主义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有受访专家指出,由于民粹主义缺乏稳定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大多数表现为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因而具有极强的粘合性和依附性,能够与其他思潮或文化现象结合,把自身诉求隐藏在互联网“饭圈”文化、极端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现象或思潮的背后,破坏人们理性思考的空间。
第三,网络民粹主义易催生网络舆论倒逼现实改革的情况,促使社会动员从线上舆论聚合向线下行动转化,从而深刻影响社会思潮走向。随着网络民粹主义这一思潮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其社会动员也从线上舆论聚合向线下行动转化,线上线下步调一致,极具蛊惑性和煽动性,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当被问及“当一个社会热点事件,通过汹涌的网络舆论倒逼了现实的推动或解决,您内心什么感受?”有58.61%的受访者表示“担忧,觉得有非理性的层面”。专家指出,虚拟空间的民意表达与社会真实的民意相差较远,但容易造成网络民意代表“多数人意志”的假象,影响公共舆论,从而干扰公共政策的制定、司法判决等,进而影响社会的核心价值。
有51.9%的受访者表示,网络民粹主义“影响互联网舆论生态和社会思潮走向”。在面对社会治理、改革发展等公共话题和引起较大关注的社会事件时,网络民粹主义往往能利用民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平均主义的传统思想观念,以及网络平台即时传播、多点扩散的优势,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和回应之前,掀起非理性和情绪化的负面舆论,从而增加意识形态引导的难度和政府决策的压力。
第四,“后真相”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惯常营造的网络场景,一些网民由此出现了“先站队、再对话”的惯性思维。相对于了解事实真相,观念、立场和情感更能左右舆论的发展。在本次调查中,有79.28%的公众认为,网络民粹主义易“引发和煽动极端情绪、行为,激化矛盾冲突,影响社会稳定”;有68.6%的网民对于“贴标签”、“拉仇恨”、制造愤怒和对立感受深刻。当前,如微博、哔哩哔哩(B站)等网络平台的评论区、弹幕区出现越来越多带有民粹主义性质的言论,网民在事实尚未清晰时便一哄而上,一些人甚至刻意制造矛盾;在表达观点和回应他人观点时,某些人不是平和理性地讨论,而是动辄施以语言暴力。这样的方式升级了二元对立状态,往往会把讨论重点引向“我是谁”“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等问题,由此形成一套“弱者无罪、强者罪加一等”的标签化思维;该方式擅长以一方的弱者身份实施情感动员,在身份的强弱和道德的对错上作文章,容易导致片面化、极端化和污名化现象,阻碍了协商沟通与理性对话。
网络民粹主义形成原因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网络民粹主义的形成发展遵循以下三个基本逻辑。
围绕市场经济下的资本力量是网络民粹主义形成发展的第一重逻辑。其主要逻辑链条可归纳为:资本力量—流量经济—商业利益—操纵利用。当被问及“网络民粹主义现象的主要成因有哪些”时,多数公众认为,资本力量下的“流量经济”营销、炒作(64.3%)以及资本对文化传媒的介入和影响(51.56%)是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重要原因。
有专家表示,在数字资本力量的驱动下,网络民粹主义演化为一种可以带来资本增殖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手段。网络中充斥着的大量自由化且低俗的民粹主义话语内容,多为网络平台或者个体追逐商业利益、一味追求受众的最大公约数而精心策划的结果。网络民粹主义容易为隐藏于算法之后的资本或极端势力操纵和利用,成为谋取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的工具。
借助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力量是网络民粹主义形成发展的第二重逻辑。其主要逻辑链条是:假借民意—制造议题—选取痛点—聚集放大。有75.77%的公众认为,网络民粹主义的生成,与“部分网民辨别能力不强,易被煽动、带偏”有较大关系。有专家指出,从话语自身的生成机理上看,民粹式的“民主”极易在敏感议题和网络动员聚合中异变为社会风险点。“网络民粹主义”话语煽动性和攻击性极强,善于借助特定敏感的社会议题进行“话语建构”,倾向于把自身塑造为“我们”“人民”,并选取一个或数个能够触及大多数人痛点的“敌人”作为“他者”进行猛烈抨击。
基于社会转型期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是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第三重逻辑。其主要逻辑链条是:社会转型—政策调整—重新配置—差距扩大—情绪积累。调查显示,有23.22%的公众感到,民粹主义者利用社会转型、政策调整伺机而动,包括社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拉大(20.79%)、转型时期利益诉求多元,“被剥夺感”易生(11.06%)等。有专家指出,从社会结构角度看,一些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很可能使得一部分人对生活产生幻灭感。现实中的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经由网络快速传播被放大,成为刺激民粹主义者的现实素材。
关于网络民粹主义治理的几点建议
完善互联网舆情分析研判机制,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凝聚人心。调查显示,有41.42%的公众期待“巩固和壮大主流意识形态,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网络思想观念、文化观念”;有58.03%的公众期待“正确处理‘一元主导’与‘多元共存’,包容更多变量,增强韧性、弹性”;有36.9%的公众期待“完善社会思潮和互联网舆情分析研判机制”。辩证地看,网络民粹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和政府决策之间,实际上存在一定关联。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注民众基本民生、促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如果官方舆论引导得当、回应迅速,及时发现网民真实民意,则有可能使其与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和政府决策互相呼应、同向而行。对待民粹主义思潮,我们要用好“堵”和“疏”这两手,对其错误主张、违法行为,必须做好“堵”的工作,坚决进行斗争;对于其合理主张、可行建议,必须做好“疏”的工作,积极采纳使用。
拓宽网民政治参与渠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调查显示,有61.82%的公众期待“拓宽和丰富参与渠道,引导公众通过理性、建设性方式有序表达、参与、监督”。有网友留言“希望各级人大代表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作用,更加紧密联系当地群众”。也有专家指出,要为底层民众建立参与政府政策过程的沟通协调机制,疏通下情上达的管道,将边缘化、激进化的民粹主义下真实的人民意愿、情绪和行为吸纳到主流的政治生活中来。同时,也要注重民生问题的解决,破除“就话语论话语”的操作窠臼。网络民粹主义虽然表现为一套话语形式,但话语生成的根源在于社会本身。因此,治本的关键在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构建合理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切实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健全网络空间监管体系,积极完善网络意识形态法治机制。有55.87%的公众期待“加强互联网法治建设,强化监管,治理乱象”。相关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坚持“防御、控制与惩治”三位一体的立法架构,积极完善网络意识形态立法机制和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内容监管,研判预估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潜在传播风险,谨防资本、技术与商业行为利用网络民粹主义侵蚀主流意识形态。
更加注重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充分实现,有效疏解社会负面情绪。调查显示,有34.95%的公众期待“不断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分配正义”。消解民粹主义负面影响的关键在于越来越充分地实现社会公平。需要注意的是,对民生政策特别是对推进共同富裕有实质性进展的解读,要以理解中央精神为前提,讲清楚“社会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等问题。同时,有39.57%的公众期待“注重培养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大国国民心态”。网友表示“对多元文化要有更包容的心态,营造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专家表示,应积极开展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引导网民冷静思考、理性表达。
总体来说,当前我们正面临着良性互联网舆论生态尚未形成、站队思维和阴谋论阴影并未远去的双重挑战,网络民粹主义之所以能不断掀起波澜,说明这一套话语在当前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对其危害性进行规避和有效治理,是未来需要发力的重要方向。
(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化新时代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MZD032)
责 编∕桂 琰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erception of Internet Populism
Jia Lizheng Wang Hui Shi Jing
Abstract: Internet populism is spreading rapidly and its influence is increasing. Surveys show that the group structure of Internet populism has changed, with the middle-income group, the youth group and groups outside the public sector having a high perception of it. Internet populism ma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haping of the ideological value of the youth group, and combined with other social trends, destroy people's rational thinking space, and may even lead to the situation that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pressures the government to reform.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e three basic logics behind the formation of Internet populism, this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ance of Internet populism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analysis and judgment mechanism for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mplementing the mass line online, establishing a sound cyberspace regulation system and so on.
Keywords: Internet populism, group perception, Internet public opi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