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中国石化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以技术引领低碳发展,注重低碳技术创新优化布局,加大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强党建引领保障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关键词】低碳 碳达峰 碳中和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面临多重挑战,需要全方位多举措进行推进,在制度、政策、技术等多方面发力。中国石化围绕实现世界领先发展方略,坚定不移扛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我国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大核心职责”,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追求,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特别是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集团公司确立了“价值引领、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绿色洁净、开放合作和人才强企”发展战略,构建“一基两翼三新”发展布局,致力推进上下游科研机构协同发力,同频共振,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以技术引领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向净零排放目标迈进,以期为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技术创新驱动自身低碳转型,强化全产业链低碳发展引领。作为能源化工企业,中国石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减排,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努力降低公司在油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另一方面以技术创新促进产品升级,积极投身低碳、无碳能源生产与供应,引领各行业降低碳排放。这也给中国石化低碳技术创新指明了战略方向,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进公司上下游产业链技术装备升级,推广应用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技术,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投入;优化能源投入结构,使用低碳和无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或大力推广应用化石能源低碳使用技术;强化甲烷控排能力建设,加强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工作,下一步将推进甲烷监测与控制技术装备研发,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储运、销售等环节甲烷排放检测与控制,降低生产过程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积极有序开展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建设。启动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建设,封碳驱油,变废为宝,打造CCUS全链条示范工程;探索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咸水层封存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组建集CCUS产业链和金融资本为一体的技术先导型公司,承担CCUS示范工程项目,采取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运行模式,推动CCUS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投身氢能、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链开发,开展配套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持续扩大新能源供应占比,加快能源业务低碳化转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洁净能源保障。
注重低碳技术创新优化布局,统筹推进低碳技术系统发展。围绕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领域,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瞄准一批具有突破性的重大基础研究方向,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技术先导型公司的发展根基。在集团新产业格局引领下,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低碳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天然气水合物、干热岩、储氢及储碳等能源新业态,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的竞争利器。发挥一体化产业链优势,上中下游研究机构协同创新,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共性低碳减排技术联合攻关,培育技术先导型公司的中坚力量。扩大跨界合作,加强交叉融合创新,充分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相互赋能,寻求突破点,促进技术融合,加速油气低碳技术进步,扩充技术先导型公司创新源泉。
强化多学科跨产业交叉融合,推进产学研用联盟协同创新。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已经成为推进科技进步的主要创新方式,低碳技术创新离不开多学科交叉融合。要积极推进以新兴技术促进石油工程领域低碳转型升级,同时利用石油工程技术促进CCUS、储氢等低碳技术加速发展。实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产业共同推进。在推进CCUS、储氢等低碳技术进步时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加大与高校、研究机构、金融公司、终端用户等的合作力度,成立跨产业联盟,系统推进全技术链整合升级、示范推广和规模化应用,大幅降低技术成本。
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低碳创新体系。坚持把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着力点,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突破。围绕低碳技术链布局,完善现有研发体系,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打造全技术链高水平创新平台。培养和引进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低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石油石化领域低碳创新的主力军。完善科研组织方式和运行管理机制,赋予科技创新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针对低碳领域“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组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有成效、更高质量的“大兵团”作战团队,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推行揭榜挂帅和“赛马”机制,加快核心攻关。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低碳领域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创新活力。优化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加强分类管理和绩效考核。创新科研人员薪酬体系,建立完善绩效薪酬与创新成果奖励相结合的薪酬体系,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创新低碳技术科研模式,构建以自主研发为核心,联合研发、专利购买、技术兼并等并存的开放性科研模式。
充分利用低碳创新支持政策,加大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丰富成果转化模式,加大技术许可、技术转让、合作推广力度,强调从基础研究到商业推广的全链条协调发展。加强低碳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加强从低碳技术研发到商业化应用的一体化管理,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支持。落实成果转化奖励的相关国家政策,完善对职务发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进行奖励的相关制度。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拓展低碳项目多元化融资渠道,建立完善低碳创业投资基金制度,为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建立低碳科技孵化器,创新孵化模式服务运营,制定多层次扶持政策,围绕低碳技术链布局,加强对内外部潜力低碳科技项目进行孵化,打造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助推器”。
加强党建引领保障低碳发展,营造良好低碳技术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科技创新中的方向引领、精神塑造、服务保障等作用,采用“党建引领、结对共建”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加速低碳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加强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用好党建为科技服务的平台,加大对科技工作、科研成果等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在低碳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及党建思想工作在提升科研人员精气神、提高团队战斗力方面的作用,以党建工作汇聚科技创新强大动力。打造优秀创新文化,激发自主创新动力,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目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已启动碳排放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和降碳部署,提出了“在国家碳达峰目标前实现碳达峰,力争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的低碳发展目标,正在制定实现该目标的路线图。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立足职责定位,加大低碳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研究院,为中国石化实现碳排放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为中国石化“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提供强大动力。
(作者为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参考文献】
①《中石化全面启动绿色转型》,人民网,2018年4月3日。
责编/贾娜 美编/李智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