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领军人物 > 正文

两会国是厅 |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全面系统总结抗疫经验具有史料价值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22年两会期间,来自卫生健康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带着一年来的积累和思考,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广抗疫经验、推进公立医院建设、加强医学人才培养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即日起,人民网推出“代表委员谈健康中国”系列。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受访者供图

“虽然这两年来国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战疫经验,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少城市仍然面临被动局面。”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向人民网表示,系统全面总结两年多来全国抗疫工作及各省市各行业在抗击疫情中的有效经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特别在政策层面进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资料,具有史料价值。

全面系统总结抗疫经验

刚刚过去的一年,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接连不断,张伯礼继续奔赴疫情一线,夜以继日奋战,持续推动中医药全程介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张伯礼表示,中国人善于总结经验,经历一次疫情的考验,就有一次新的收获。各地在抗疫过程中也在不断摸索出新的模式和机制,抗疫的效率和救治成功率全面提高。

张伯礼举例说,广州全市10天之内完成了近2800万份的核酸采样任务,仅开展了三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就基本遏制住了疫情,为高效普筛核酸总结了新经验;上海发现疫情后,根据排摸传播链上的关键节点,迅速锁定一个比较小的范围,进行精准的防控和隔离,对大城市疫情精准防控有重要参考意义;面对传播性、隐匿性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天津打响全国“奥密克戎”防控第一场大规模遭遇战,并总结了相关经验,包括“以快制快,以变应变”,“快、准、严、全”的应对策略,“四个集中,抓住两头(儿童及老年重症患者)”,全程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以及中医整建制承包一个病区、诊治和康复一体化救治模式、临床和科研并举的新经验,为今后应对突发重大疫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了借鉴;此外,还有石家庄农村疫情防控经验、口岸城市立体外防内控经验等。

张伯礼建议,总结形成权威的全面系统的抗疫经验报告,为国内外及今后疫情防控指导提供经验借鉴。同时,搭建抗疫经验分享的网站或学术平台来对外进行发布,并举行专业学术论坛来开展研讨和交流。

推进优质中药材全程可追溯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取得了积极效果。对中医药尤其是中药材,张伯礼也有自己的一番思考。

“中药材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优质、道地中药材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保障。”张伯礼表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中药材质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诸如农残超标、硫磺熏蒸、真菌毒素污染、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合理使用等,同时,市场上药材价格的大起大落,往往造成“药贱伤农,药贵伤民”,进而又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

张伯礼进一步表示,我国中药材品种众多,且药材多具有道地属性,如吉林人参、田三七、川贝母、“四大怀药”“浙八味”“湘九味”“福九味”等。但随着野生变家种,南药北种,北药南栽,药材品种混杂,品质参差不齐。众多企业和农户种植不规范,生产经营混乱无序,难以形成明显的品牌效应,导致价格、质量、产量出现各种问题。

“道地药材是我国发展高质量药材的先天优势。”张伯礼建议,逐步推进优质药材全过程可追溯,开展省级中药材追溯平台建设,促进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加强监管。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张伯礼   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