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我的思政课】讲好“大思政课”的“大变局”“大视野”与“大使命”

思政实践

作者:魏崇辉,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钰鑫,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明确了思政课发展的未来方向。“大思政课”强调思政课的系统性,纵向上将思政课贯穿到大、中、小学教育的各个阶段,横向上将思政课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完成,中国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中,思政课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考验,承载着更为艰巨的立德树人任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讲好“大思政课”,应明确思政课教学的背景、路径与目标,立足于大变局、依托于大视野、旨趣于大使命。

“大思政课”要立足于大变局

讲好“大思政课”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代坐标,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相互融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给我国带来了新的矛盾和挑战。此背景下,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必须要立足于大变局,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找准自身前进方向,激励大学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勇担时代责任。

立足于大变局,上海交通大学积极运用“大思政课”引导学生不忘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为加强学生对当今国际局势与国际环境的认识,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上海交通大学重点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建设。同时,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了《新时代社会认知实践》思政必修课程,依托多种现代化方式和手段,实现了思政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课程由“党建专项实践”“就业引导实习实践”“行业教育社会实践”“通识实践”四个板块构成,通过企业参观、基层实践、校友访谈、行业讲座等形式,实现了思政课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成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现实案例。为激发学生爱国志向,激励学生勇担时代责任,上海交通大学积极推进“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挖掘校本资源中的科学家故事,让学生通过思政课深入了解钱学森、吴文俊、黄旭华等爱国科学家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投身国家宏伟事业的志向。

“大思政课”要依托于大视野

讲好“大思政课”要依托于大视野,既要不忘历史,又要着眼现实。一方面,要胸怀大历史观,在历史长河中探究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讲好“大思政课”的过程中,应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发掘百年党史中的红色资源。另一方面,要拓展视野、创新思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成果,实现思政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思政课”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教学理念上,要不断推动思政课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在教学方式上,应积极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创新思政课堂的授课形式,切实提高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

在拓宽“大思政课”的视野上,上海交通大学始终走在前列。总结历史,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成为党史的积极传播者。自2018年成立以来,宣讲团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知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为强化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补充。截止目前,“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共开展了300余场宣讲活动,宣讲场地遍布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乡村社区以及大中小学。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讲团推出了“青年话党史,声动树英模”100个党史故事,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史故事,加强党史宣传。着眼现实,上海交通大学不断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方式和路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多名医护员工驰援武汉,为疫情防控作出巨大贡献。以此为素材,上海交通大学邀请援鄂医疗队成员做客学校励志讲坛,开设线上“大思政课”,传承弘扬抗疫精神。除此之外,“我和我的祖国”创意快闪,“青春为祖国歌唱”网络拉歌,“今天是你的生日”专题献礼,“我的祖国”虚拟合唱,“战疫,我们在一起”“彩云之交”“我和我的学校”“未至之境”主题视频等,上海交通大学通过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生动展现了学校的精神品格,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大思政课”要旨趣于大使命

讲好“大思政课”要旨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奋力拼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讲好“大思政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紧密联系。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维度全面发展的过程,该过程为讲好“大思政课”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讲好“大思政课”有利于教育学生正确了解国家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新阶段、有效辨识新机遇、正确面对新挑战,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概言之,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等过程中,应以历史使命为指引,引导学生们深入把握目标方向,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贡献力量,早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深化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理解,使学生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6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逐梦航天”社会实践团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见证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亲眼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对中国航天的发展历史以及“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更深化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青年担当的理解和认知。这一场实地开展的思政课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广大学子秉承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精神,刻苦钻研,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添砖加瓦,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上海交通大学还有近千支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社会实践队伍,如来自于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践行使命、走向深蓝”实践团,航空航天学院的“造国之重器,承航天精神”实践团,凯原法学院的“青春选择,与法通行”实践团等。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勇于承担时代责任,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了学生以在行业教育实践中树立远大理想、践行责任担当的机会,切实回答了“大思政课”讲什么、如何讲的问题,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本文系2021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决策咨询课题“高校院系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CZXDSB-0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研究课题“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研究”(课题号:DFY-LL-2021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思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