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接受采访时表示,围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今年提交多份提案,其中一项为建议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前期试点市场的基础上,2021年向全国推广,正式进入交易阶段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市场手段推动减排潜力巨大。
“但是,现阶段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供应相对充足,影响了碳市场交易的价格和流动性,造成碳排放权价格整体偏低且具波动性以及交易活跃度不高等问题,难以对企业减排形成有效激励。”南存辉表示,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品种单一,仅纳入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其交易目的同向、风险偏好相似且具有很强的行业同一性。此外,完善的碳排放监测核查体系(MRV体系)是碳市场扩围的先决条件。但我国MRV体系并不完善,报告与核查制度建立时间短,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南存辉表示,当前,欧盟、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提出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决议,加快了碳关税的进程。在越来越多的海外国家将加征碳关税的背景下,势必会导致我国对外出口的高碳产品成本上升。为此,南存辉提出如下建议:
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提升碳交易市场立法层级与效力。加强碳市场配额制度研究,合理评估现有配额发放制度的松紧尺度,在考虑企业履约、减排成本的前提下,适时收紧免费额度,引入配额拍卖制度。
有序扩大全国碳市场交易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将石化、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纳入交易主体以改善市场活跃度。同时,通过金融创新盘活存量碳资产,适时增加碳期权、碳期货、碳债券等碳金融衍生品,逐步完善金融服务。
进一步健全碳排放监测核查体系的政策法规,并推动完善第三方核查机构资格标准,建立可持续性第三方核查制度,推进核查市场化,保障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
建立绿电与碳排放权联动体系,加强绿电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衔接,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接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促进其进一步融合,推动地方碳普惠市场建设。建议将企业用于配额清缴抵销的CCER抵销比例,从不超过5%提高至10%,完善碳市场向新能源等产业的价格传导机制。
建立碳税与碳交易联动的碳定价政策机制,通过征收碳税对碳交易市场覆盖进行补充。针对排放温室气体但尚未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和企业开征碳税,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明确税收政策导向。
建立国际碳关税互认机制,避免企业重复缴税。在碳市场目标设定、配额初始发放、核算规则等方面,加强与欧盟、美国等实行碳关税的有关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其协商达成碳边境调节机制项目互认,以减少碳税或获得关税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