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之“圣”?《礼记注疏·礼运》曰:“万人曰杰,倍杰曰圣。”圣人,就是德才兼备、举世无双的人。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圣”的医者只有张仲景。医圣这个称号不仅是对他高超医术的褒扬,更是对他仁心大德的高度赞誉。张仲景为后世医者树立了楷模和典范,他的善德善心善行,千百年来也一直被人们铭记、传颂。
学医少年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河南南阳涅阳县人。他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频繁,瘟疫肆虐,百姓“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瘟疫流行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张仲景所在的涅阳张氏家族,原本是个枝繁叶茂的书香世家,却在瘟疫的摧残下枝零叶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追记这段惨状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国难家难的悲惨景象深深刺痛了幼年的张仲景。10岁那年,张仲景学习《史记》,当他看到书中记载的扁鹊具有能起死回生的神奇医术后,当即立志学医,以解百姓遭受的疫病之苦。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各种医学著作,继承《内经》以来的古典医学智慧,广泛比较推敲各派医家的治疗方案,打下了扎实的医术基础。本郡有一位叫张伯祖的名医,医术精湛,远近闻名。张仲景慕名拜师,由于他学习刻苦,把上古的神农、黄帝、岐伯、伯高,中世的长桑、扁鹊,同时代的公乘阳庆及仓公都当作自己的榜样,向他们学习,又深切关心百姓的疾苦,这样的仁心仁性感动了张伯祖,便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张仲景尽得其传,医术精进,“识用精微过其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坐堂太守
张仲景的父亲曾在朝中做官,因承袭家门,张仲景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仕途,后官至长沙太守。太守是一郡之长,每天都有大量公务要处理,但他仍以治病救民为要务。在汉代,官员不能随便进入民宅。但不接近百姓,又怎能为他们治病?为此,张仲景放弃了自己的“沐假”,每逢初一、十五,他就打开衙门,让求医的百姓进来,自己就在公堂之上,挨个为百姓治病,这就是“坐堂行医”典故的由来。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将医生出诊称为“坐堂”。
对待求医的百姓,张仲景总是悉心诊治,尽心尽力,不嫌污秽,不避恶臭,对穷人往往舍医舍药,从不收取半点财物。为抵御横行的瘟疫,张仲景不仅坐堂行医,而且经常根据时疫的具体情况,预先令人按方配好大量药包,散发给百姓备用。又在堂前支起大锅,煎制预防疫疾的药汤,供百姓随取随用。
一年冬天,正赶上严冬骤冷,刺骨的寒风裹着江上的潮气袭来,百姓身染寒疫,双耳冻得稀烂。张仲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耗尽家资买来大量面粉和羊肉,令人把祛除寒疫的药材配好,和在温补的羊肉里,用面团裹成一只只耳朵的形状,再用大锅煮熟盛给染疫的百姓吃,“娇耳”就是饺子的雏形。百姓吃了张太守送的“娇耳”,药到病除,双耳发暖,耳朵的冻伤就好了。相传“娇耳”被张仲景研发出来的那天正是冬至,以后每逢冬至,中国人都要煮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吃。
著书医圣
在神医太守张仲景的努力下,长沙疫情大解,然而其他地方仍被疫病困扰。对此,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下决心要把疫病的根源和治法研究透,留下一部医学典籍,以供后世苍生之用。他以自己毕生行医的临床经验为本,博采现有中华医家名籍之要,对民间采用的针刺、灸烙、按摩、坐药、浸足、舌含等治疗方法也一一加以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终于写成了临床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开创中医辨证施治方法论的医学巨著。它为疗治疫病而生,因此带有“广谱抗疫”的特征,它针对疫病的不同情状,分析其起病原因与发病阶段,一一提出精准对策,是中国第一部针对各类瘟疫进行系统破解的医书。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针对各类疫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间的各种症状演变进行分析、归类和提炼,先“辨证”,再“论治”。他区分疫疾侵入脏腑经络的深浅、阴阳气变的盛衰、病势起进缓急的变化、病人有无宿疾及体质强弱等因素,将疾病分为6大症候群。以6大症候群为统领,逐项细分,然后根据不同病种因病施治、对症下药。
《伤寒杂病论》集秦汉以来医家学术之大成,其中的“辨证论治”的思想,被后世中医学家奉为圭臬。此外,书中还收集了数百个颇具奇效的经典配方,不愧为历代称颂的“医方之祖”。在目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使用的中药药方“清肺排毒汤”,便是由《伤寒杂病论》中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和射干麻黄汤这四个方子化裁而成。
除了集经典的医疗配方、精深的医疗思想于大成,《伤寒杂病论·序》中还有一句“经典”——“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对待病患不分贵贱,只为疗救,这在当时是何等可贵的观念,这也正是时光流转千年,人们一直尊崇铭记这位神医大德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