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

【摘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从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到对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认知发生历史性变化,并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之大者”的科学思想武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 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展开探索的课题,并经历了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升级转换的发展历程。在实现上述转换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和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取向,而且把能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关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国之大者”。回顾和反思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生态文明理念历史演变,对于我们转换发展方式和坚持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态文明是在继承工业文明技术成就的基础上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用生态哲学世界观超越工业文明的主、客二分的机械论哲学世界观,用生态绿色发展观超越工业文明的黑色发展观,用劳动幸福观超越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幸福观。生态文明理念应当包含生态哲学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和生态治理观。也就是说,只有以生态哲学世界观、自然观、价值观和生态发展观为基础的环境保护才可以称为“生态文明”。基于以上区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从工业文明的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个“国之大者”,重视环境保护来实现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等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应当重视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防止水土流失的主张。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六大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更是进一步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环境保护思想,积极参与1972年世界环境大会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起草工作,在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把环境保护重新写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立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制定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生态法律法规,使“环境保护”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随后,我们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张,强调应当在发展过程中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考虑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关系,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提升人民群众良好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生态文明理念在党的十六大后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传承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精髓,吸收中外文明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并不断升华,形成了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根本转换。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第一次将“生态文明”概念写入中央正式文件。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从解决资源约束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角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生命共同体”为概念的生态本体论;以“和”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价值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的生态财富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法律、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价值观建设并重的“德法兼备”的生态治理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环境民生论等。这些不仅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完整内容,而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真正实现了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和飞跃,并进一步具体落实为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新发展观,成为中国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科学指南。

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根本变革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了改变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的局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等宝贵思想和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换到经济建设上来,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相继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了应当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判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资源约束不仅使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而且这种发展方式所造成的畸形的经济结构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要摒弃传统的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代之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和有质量、有效益的生态文明发展方式,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把追求发展与建设美丽中国有机结合起来,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看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当追求的“国之大者”。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这不仅实现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根本转换,而且真正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国之大者”的价值追求。

从注重环境意识培育到兼顾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建设的转换

中国共产党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经历了从重视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到注重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建设的转换。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诸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文件,而且以群众路线为指导,倡导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厉行节约、增产增收的原则,并且加强对废水、废液和废气“三废”的回收利用,通过变废为宝增加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而且突出强调应当重视发展进程中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的几项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性;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上述思想,强调强化环境治理和保护好环境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前提,并强调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引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价值观建设并重的新阶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中国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科学指南,又体现了坚持“德法并重”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所谓“德法并重”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就是一方面强调应当通过制定严格的生态法律法规和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使用制度、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考核与生态追责制度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功能在于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与红线,切实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另一方面强调应当通过以“和”为核心的价值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里的“和”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生命共同体”概念与以“和”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二是如何协调国内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以生态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环境正义”生态补偿制度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何以“共同但有差别”的原则为指导,通过平等协商而不是以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方法来解决和协调好民族间、国家间生态利益矛盾的全球生态治理观;三是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树立以珍爱自然为基础,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德法并重”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理论总结和理论飞跃,又超越了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拘泥于单纯“德治主义”或拘泥于单纯“技术主义”的生态治理观的缺陷,鲜明地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和当代价值。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全民参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毛泽东同志指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且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目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反复强调树立“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与价值观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并明确要求全党应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其核心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国之大者”的价值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人民群众作为环境保护的主体,并将造福人民群众和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和价值归宿,倡导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解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和依靠谁”这一问题出发,继承和发展了群众路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这一问题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看作是衡量和判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必须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意义和价值归宿,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人民群众意见大、怨言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治理优先和重点考虑的对象,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应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关注人民群众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宜居的环境等为内容的美好生活追求和需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这就决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不同于那种为了维护西方中产阶级的生活质量或者为了维护资本利益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而是以真正维护人民群众共同福祉为目的的新型生态文明理论。

正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制定了由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在这一生态治理模式中,政府的功能定位于通过制定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系统的生态法律、法规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合理协调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和承担生态治理的各级行政部门之间的权利义务,最终形成生态治理合力。这种由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以行政管理为主、不利于社会公众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也不同于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和社会组织参与的西方生态治理模式。西方生态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机制和清晰的产权制度、奖惩机制为基础,它虽然注重了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却无法有效处理生态利益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也无法维护社会与公众的整体利益。我国生态治理模式特质在于使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各自发挥其功能,政府在生态治理中以法律法规和生态文明制度来规范各种主体的实践行为,进而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又强调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治理,发挥其监督作用,坚持群众路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生态治理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机结合起来。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参考文献】

①任玲、张云飞:《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

②王雨辰:《生态文明与文明的转型》,北京:崇文书局,2020年。

③周中之:《初心和使命与建党百年的反思》,《云梦学刊》,2021年第5期。

责编/贾娜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