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国企 > 正文

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

大国顶梁柱,建功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发力、深入推进,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整体功能和配置效率持续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战略性重组全面提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重组、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鞍钢重组本钢,中国星网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物流集团组建成立……中央企业重组整合高潮迭起,项目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推进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期间,国资委先后完成了12组24家中央企业的重组,中央企业数量从“十二五”末的106家调整到百家以下。进入“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抓紧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

今年以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船厂生产都很繁忙。1月至2月,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累计承接民船海工订单41艘/座、239.9万载重吨,合同金额达296亿元。其中,中高端船型达85.7%,来自发达国家地区船东项目占比达80.8%。

作为应对国际造船业整体产能过剩、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实施战略性重组,合并成立中国船舶集团。2021年以来,“两船”重组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随着整合效应的显现,中国船舶集团在国际市场上力压群雄,新接订单量、完工交付量、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全球占比均稳居第一。

“中国船舶集团不仅是世界第一大造船集团、全球船舶行业的引领者,更是支撑我国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强国、推动我国经济‘双循环’的支柱力量。”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雷凡培底气十足地说。

企业强则国家强。目前,世界发达经济体均拥有大型综合性化工企业,在化学基础研发、新产品创制、产业链价值创造等方面发挥重要龙头作用。我国作为化工大国,市场主体较分散,行业聚集效应较弱。2021年5月,由“两化”重组而来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资产规模超过14000亿元,全球员工22万人,是全球规模最大综合性化工企业。

中化控股瞄准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化工新材料产业补短板两大战略需求发力。为推动“打好种业翻身仗”、保障粮食安全,中化控股积极作为,旗下中国种子落户海南,加快打造中国种业的“南繁硅谷”;以旗下先正达集团为主体的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也已成立。

专业化整合有效推进

2015年10月,中国三大通信运营企业负责人在一份通信铁塔资产交割单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自此,138.8万座通信铁塔及配套设施交给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以“共享竞合”为目标,将铁塔等通信基础设施从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剥离,由铁塔公司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旨在减少重复投资,提升国有资本整体效能。

“在共享存量通信铁塔的基础上,我们又新建70多万座通信铁塔。”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合理统筹规划铁塔资源,坚持“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独建”理念,中国的新建铁塔共享水平由14.3%大幅提升到81%。

专业化整合,是从根本上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国资委以相关领域行业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稳步推动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取得良好成效。

2020年,国家管网集团通过市场化方式收购三大石油公司相关管道资产,打破我国油气干线管道主要由三大石油公司实行上中下游业务一体化经营的传统格局,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形成“X+1+X”油气市场运营机制和“全国一张网”新格局,有效保障了我国油气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据了解,这项专业化整合涉及4家上市公司,横跨上海、香港、纽约、伦敦4地资本市场,交易对价4061.8亿元,并同步完成了国家管网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引入资金2437亿元。

2021年4月,通过集中有关中央企业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力量,组建成立了中国星网集团。这是立足国家战略全局、顺应科技产业变革大势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压舱石作用更好发挥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既是系统工程,又是动态过程。”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认为,推进此项工作,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加强统筹协调,做到有章有法、有进有退、有加有减。

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国有经济更好发挥战略支撑作用。按照部署,国资系统大力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使国有经济在战略安全、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在战略性前瞻性新兴领域的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在基本民生领域的有效供给更加充足,不断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整体功能。

“国资委要推动中央企业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更加突出主业实业。”翁杰明表示,在关注“进”的同时,加大“退”的力度。按照国资委“两非”剥离、“两资”清退工作的整体部署,推动中央企业高效有序退出非主业,促进资源从非主业向主业集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已有51家中央企业通过吸收合并、破产重整、对外转让等方式,剥离非主营业务252项,涉及资产495.7亿元。

在国有资本的进退腾挪中,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诚通牵头发起设立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基金总规模达3500亿元,首期募资1310亿元,重点支持央企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项目,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截至2021年底,已交割项目近140个,投资金额超过1100亿元,其中82%为央企国企相关项目。

中国国新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助力企业改革创新。累计出资907亿元参与重点行业领域的重组整合,比如参与组建国家管网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支持鞍钢重组本钢等。围绕国企改革三大专项工程,先后发起设立国改双百发展基金、国改科技基金、综合改革试验基金群,总规模达到1400亿元,推动完成综合改革300余项。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瞄准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补短板,领投孵化“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填空白。截至2021年底,中国国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累计投资项目227个、金额2764亿元。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表示,中国国新将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服务央企为本位,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拓展业务布局,更好发挥功能作用,全力打造国有资本运营升级版,为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曲统昱]
标签: 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