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指导下,全国高校正在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而要想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大着力点,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因事而化是基础
高校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主渠道。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事件,并思考现实问题,这是高校教师需要承担的使命。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常常拘泥于书本知识,这极易忽略脱离生活和忽视社会实际,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大幅下降,教师也容易陷入职业倦怠。因此,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会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之中,使专业学习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因事而化。一方面,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深入挖掘思政相关元素,有效积累教学素材,为专业课教学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教师要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有机融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接纳与认同思想政治理论,从而理解与信仰马克思主义。为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复旦大学将课程思政覆盖所有学院专业课程,基本做到所有专业课教师都肩负起育人职责。其中,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队伍,挖掘物理学科独有的优势,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巧妙结合。例如,蒋最敏教授在讲授火箭相关物理学知识时,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火箭的发展史,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可谓是抓住关键契机,讲好中国故事,真正做到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是关键
每个发展阶段所要面临的矛盾有所不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扣住时代主题,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准确反映时代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高校专业课教师是具体实施的主体,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课程思政理念。一方面,在实际备课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新时代大背景,深入分析新时代青年的发展规律、成长状况以及学习需求,在专业课里融入思政元素,继而搭建立体化多元化的育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只有真正了解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教师要及时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提升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助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为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温州大学依托温州地域特色,将温州人敢闯敢拼的品质融入《大学生创业基础》等课程之中,力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此外,为发掘温州作为数学家之乡的地域特色,温州大学还新建温籍数学家长廊和苏步青谷超豪纪念馆,力求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科教兴国,真正做到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是保障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世界多元化趋势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在重塑与整合。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互相交织渗透,大大增加了挑战难度。要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在内容上有所创新,有机融合思政元素,紧贴时代主题,还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根据当前形势变化,改变方式方法。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必须充分了解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关照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创新专业课教学方式。通过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为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宁波大学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整体设计全校课程思政建设,逐步打造课程思政的名师团队和品牌课程,探索具有宁波大学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目前,宁波大学所有本科课程都已修订完毕教学大纲,并正式将课程思政目标列为首要教学目标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各个高校的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树立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紧扣时代主题和背景,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高等教育新局面。只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使之成为担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与建设者。(作者: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薇洁 黄子怡)
项目情况:本文系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