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是对青年学生开展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一招。讲好新时期的思政课,让思政教育的理念入脑、入心并非易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文化是党领导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展现顽强拼搏决心的历史见证者,是督促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初心使命、感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先烈顽强拼搏决心的天然教材。近年来,各学校大力推动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创新,将革命文化贯穿于思政课的教学全过程,发挥革命文化的育人功能,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性。
用好课堂教学,发挥革命文化育人无声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铸魂育人的主渠道。革命文化与思政课的教学价值高度契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深挖革命文化的深厚内涵,将革命文化中蕴含的浩然革命正气、坚定理想信念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转化为思政课的教育资源,引导青年学生继承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用好、用足、用活课堂教学,将各个革命老区的革命遗址、英雄人物、革命精神等红色资源,通过开展“讲革命文物故事”、“红色革命经典朗诵”、“追忆红色历史”等教学活动,找准结合点,推动革命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把思政理论讲深、讲透、讲清,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革命文化的洗礼,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活力,发挥革命文化育人无声的作用。
用好新媒体新技术,让革命文化的内涵深入学生心田。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都离不开与网络的密切联系。对此,各个学校在将革命文化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的实践中,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革命文化活起来,采取图、文、影、音相结合的形式,触发青年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思想共鸣。此外,思政课教师也要进一步强化对新媒体技术重要作用的认识,将革命文化通过青年学生普遍使用的网络媒介进行更加生动、鲜活的宣传,让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学生心田。例如,依托“两微一端”的技术优势,创作与革命文化息息相关的微视频、情景剧等文创产品,通过抖音、快手、微信小程序等平台生动再现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纪实,使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既可以借此拓展眼界又能将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用好各种社会资源,让革命文化覆盖学生教育全过程。思政课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理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想把革命文化讲到青年学生的“心坎儿里”去,从而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提升政治觉悟、锤炼品德修为、坚定理想信念,就需要用好各种社会资源,让革命文化覆盖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因此,各个学校应充分利用好各个革命老区社会化的红色资源,开辟第二课堂,采取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方式,在场景叙事、沉浸式体验的过程中提升青年学生学习革命文化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把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革命纪念馆等场所,开展体验式教学,组织青年学生前往革命遗址资源富集地的革命老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实践教学活动,将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让思政课更加接地气、更加有人气,推动思政课教学迈上新台阶。(作者:秦专松,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杨新芳,西安美术学院思政课教师)
注: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挖掘红军遗址资源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研究”[项目编号:21SKSZ12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