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晓磊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必须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发挥职业优势积极主动引导网络舆论。
高校思政课教师引导网络舆论,是思政课堂和网络空间的双重需要
网络发展深刻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当前,在校大学生普遍都是“00后”,他们长期在“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和成长,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网络舆论走向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着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深耕当代大学生的互联网空间,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机、行为偏好、阅读习惯和情绪表达,把握网络舆论生成机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需要思政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加速,流量资费下降、速率提升,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等应用不断丰富,进一步刺激了移动网络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接近于自然人口规模,网民年龄结构也与当前自然人口结构趋近。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舆论格局。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主动发挥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和职业优势,将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的职责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空间,在网上“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高校思政课教师引导网络舆论,要线下把关和线上发声双向发力
坚持线下把关,强化思政课教学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结合互联网发展形势,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推动教学内容更新,将网络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及时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关注网络舆论动向,将热点事件、热点话题作为思政课的教学素材,通过讲授过程中的正面“立”、反面“破”,向学生传递主流价值观,弘扬向上正能量。二是推动教学形式创新,在互动中实现价值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设置教学议程,根据网络热点增加小组研讨、主题展示、课题研究、课堂辩论等环节,在讨论、总结、引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辨别能力和坚定的政治定力。三是推动教学空间拓展,关注重点学生群体。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第一课堂向第二、三课堂延伸。通过分类引导,鼓励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积极、理性参与网络发声;帮助思想偏激、观点错误的学生走出认知误区和思维误区。
高校思政课教师引导网络舆论,需能力培训和激励机制双措保障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舆论引导的能力素养,解决“能够引导”的问题。一方面,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确保在引导舆论时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唤醒人、启发人、引导人、激励人;掌握唯物辩证法,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网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素养。掌握互联网传播规律,敏锐捕捉网上舆论动态;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有效搜集和整理互联网信息,有力输出主流意识形态;熟悉互联网表达方式,拉进与网民、大学生的距离。
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舆论引导的激励机制,解决“愿意引导”的问题。在物质激励方面,要科学合理评价网络舆论引导成效,核定教师工作量并计入课时;要设立专项课题和专项经费,鼓励教师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有益探索。在精神激励方面,将教师在进行网络舆论引导中产生的成果,纳入职称晋升条件,纳入评奖评优标准;定期开展专项表彰活动,设立各级网络舆论引导的优秀集体、优秀个人、优秀成果等奖项。(作者:张晓磊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
【本文系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心(项目批准号:SZQ2021-2-019)、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九期)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CU9094)、2021年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GSSCU202108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