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产业振兴 > 正文

完善特色农业经营体系的四个突破点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山东省在落实农业产业“链长制”中创新“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经营模式,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引导小农户发展地方优势农业产业。这种经营模式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高效衔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让农民富了起来。为了实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特色农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打通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断点”,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推动企业化,搭建起小农户与大市场衔接的桥梁。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需要抓紧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一是通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研发、加工基地,培育高端特色农业品牌的方法,将农业龙头企业打造成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切入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与龙头企业制定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的标准,不断更新农产品技术,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制定农产品加工标准的同时,积极引导小农户按照农业龙头企业的需求,推动农产品的优化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全产业链打造过程中不仅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且还能够维护小农户的利益。

加快标准化和规模化,提升特色农业的品质。推动特色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不仅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还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一是政府引导各方建立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于特色农业而言,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对“一县一特”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标准化和规模化特色农业基地的扶持力度,多措并举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推行特色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档次。二是合理利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将分散的种植养殖农用地调整为连片的种植养殖用地,将农业种植养殖用地现实需求与农业种植养殖用地规划统一。

实现循环化,加大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支持力度。粪污资源化、秸秆资源化是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关键,解决好种植业便捷利用粪污和养殖业高效利用秸秆就是打通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堵点”。一是加大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与农业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合作,共同研发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新技术。二是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模式,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以种植业秸秆为纽带,养殖业粪污为基础,构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新模式。三是完善对循环农业的补贴方式,强化对以畜禽粪污为原料的有机肥生产厂家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有机肥厂家使用畜禽粪污的积极性;同时对使用有机肥的种植户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农户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

推动生态化,理顺特色农业发展的环保机制。推进特色农业生态化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引导作用。一是提高种植养殖户,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废弃物的治理力度,重点指导或补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好沼气池、厌氧发酵池和排污沟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小规模养殖户的废弃物运送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环保基础设施内,保证小规模养殖户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污也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政府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改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生产、轻环保的意识,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养殖水平。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规模种养殖户的带动,减少小规模种养殖户的粪污排放量。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