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修炼“造福于民”的“望闻问切法”

161191091066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作为百年大党,深厚的为民情怀是我们党继续创造伟大辉煌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重要法宝。百年漫漫征途,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国为民的铮铮誓言。因此,新时代我们更要修炼“造福于民”的“望闻问切法”,树牢“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盼愁难的现实问题,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

俯下身来“望”民情,做到心知肚明。党员干部要想更好造福于民,首先就要俯下身来、体察民情,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我们要掌握清楚人民群众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行动中。眼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契机,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多倾听群众意见,多了解群众期待,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也只有思考更用心、观察更细致,群众才会更暖心、更安心。总之,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念兹在兹的情感与牵挂,也是共产党员精神成长的原点。

深入群众“闻”民声,聆听基层心声。广大党员干部要多听人民群众的想法,把耳朵“竖”到群众之中,把“听力空间”拓展到民众身边,征集人民群众的评价意见,凝聚好民声,就能够汇集好民智,也能更好地开展各项民生工作。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汇集民智就是要更好地运用人民群众的智慧,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各类实际难题;通过集民智,也能让人民群众更深切地感受到政府与群众的零距离,让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更强烈。因此,在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交流时,党员干部要更加“接地气”,与群众说好“大白话”,让工作的出发点更贴民心、暖民心,主动融入群众、拉近距离,才能更好获取工作所需信息、更好地为民服务。

实实在在“问”民意,回应群众关切。了解民意,就是要通过真真切切的走访调研,通过认认真真的交心交谈,用步履去人民群众身边察民情、访民意,用心用情用功听出来、记起来。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宣传员”的互联网时代,了解民意还可以利用新时代的信息媒体。我们要广开渠道、集中智慧,不断创新拓宽载体,让人民群众能够在新平台上多发声、多发问,这样才能更好更及时更充分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才能更好地聆听民之所想、民之所盼。另一方面,无论是面对积极正面的信息,还是消极负面的评价,广大党员干部都要虚心倾听、仔细分析,要将群众的真实想法与具体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工作落实能够顺应民心民意,最大限度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效果。

精准施策“切”民生,解决现实诉求。“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新征程上,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我们就应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将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拜人民群众为师,认真琢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摸爬滚打中锤炼过硬本领,想方设法扎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问题。说到底,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就是要始终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断把为民造福的事业向前推进。

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要心中时刻装着人民。总之,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修炼“造福于民”的“望闻问切法”,始终在深耕帮扶人民的一线,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忧的“疑难杂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民生需求,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底色更亮、安全感颜色更浓,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工作业绩。(作者:江琦)

[责任编辑:李一丹]
标签: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