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环保 > 正文

低碳生活 有你有我

1650916923701_1

1650916914833_1

核心阅读

4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呵护地球,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低碳理念,也已经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行动中。

促进节能环保家电普及、推动绿色智慧步道建设、推进一次性餐具整治……近年来,多地多部门多措并举,社会大众共同参与,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节能家电,让居住更环保”

本报记者  齐志明

临近“五一”假期,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一家商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很多家电产品的宣传海报上,都用了“低碳、节能、环保”等字样。

“这款新出的一级能效空调,比额定功率相同的三级能效空调更省电,虽然价格要贵一些,但能有效实现节能减排。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可以参与优惠活动。”在这家商场,某家电门店店长屈继良指着其中一款空调介绍,门店推出以旧换新、满减等活动,顾客购买节能家电还可享受补贴。

“节能家电,让居住更环保。”正在店里选购的顾客陈爱玲说,她打算买台一级能效空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节能家电。“房子装修完之后,我就买了新一级能效的冰箱、空调,电热水器、滚筒洗衣机也是节能的。”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吴海军说。

“从今年一季度的销售情况看,节能家电热销成为一大特点。”某家电品牌江西区域总经理章雅萍说,如今,让居住更环保不再是少数人的生活理念,更成为越来越多人认可的一种时尚。

某电商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新一级能效空调销量同比提升98%,销售占比达到60%以上;节能冰箱销量同比增长62%。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家电市场中,新一级能效的冰箱与空调销售额线上占比分别是46.4%与58.1%,线下占比分别是71.5%与66.4%。

近年来,多地多部门及协会等积极推动节能家电推广使用。今年初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引导消费者更换或新购绿色节能家电、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节能家电、智能家电下乡行动。一些地方早已出台补贴政策,鼓励节能家电消费。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从2016年开始,先后在20多个省份组织开展家电“以旧换新”等节能惠民活动。此外,一些企业也发放消费补贴券以推广节能家电。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蕴建议,结合绿色消费积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节能环保家电消费给予适当补贴。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本报记者  张腾扬  寇江泽

点外卖,是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刘晓梦的生活常态。

刘晓梦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的一家写字楼里工作。“中午的米粉米线,下午的奶茶,还有晚饭和夜宵,基本上都靠外卖解决。”刘晓梦说。

虽然经常吃外卖,但现在刘晓梦下单时都会选择“不需要餐具”。“刚开始点外卖时,并没注意过是否需要一次性餐具的选项。”她回忆,“去年有一次加班到凌晨,下班时看到垃圾车正在清运大楼当天的垃圾,一桶一桶的全是外卖餐盒和一次性餐具,一车根本装不下。我当时很惊讶,没想到仅我们这一座写字楼,就能产生这么多外卖垃圾。”

自此,刘晓梦不但自己准备了餐具,还发动身边的同事自备餐具。“低碳生活,从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做起。”刘晓梦说。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介绍,目前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已基本停止生产,塑料餐盒中超过90%为聚丙烯材质。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统计,2021年1至6月,餐饮外卖领域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约8.85亿套。

据悉,石家庄市桥西区市场监管局将一次性餐饮具专项整治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重点对其进货来源、供货商资质、产品质量等进行检查。同时,工作人员深入餐饮服务单位,鼓励和引导企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的送餐箱和餐具,减少使用原来的一次性餐具。

“对于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未来需要强化管理机制,使不合格的食品包装产品退出市场。提高食品包装产品的卫生达标标准及市场价格,为可降解塑料的大面积使用提供市场基础。”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白利斌说。

对此,石家庄市餐饮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广元呼吁:“餐饮外卖配送行业要有社会担当,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大力支持,为这些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调查统计,2020年塑料餐盒使用量约107万吨、库存约13万吨、回收量约25万吨,全国平均回收率超过23%,略低于2020年26.7%的全国废塑料整体回收率。

“让更多人爱上绿色出行”

本报记者  王崟欣

趁着周末,福州市民林逸飞换上休闲装,来到福山郊野公园。这是福建省福州市城区内的一座生态公园,拥有约20公里长的慢行步道,林逸飞就住在附近。过去,这一片居民很多,公共绿地却很少。福山郊野公园慢行步道全线贯通后,这里便成了他运动休闲的首选。

林逸飞先在步道入口处的一块屏幕前打了卡。他告诉记者,屏幕背后连着的是一套智慧步道运动系统。基于这套系统,在步道上运动的同时,可以获取运动数据。这套系统的设计者,正是他自己。

林逸飞是一名智慧场景建设规划师。“我们在步道上设计了20根打卡桩,用户只需在任意一根打卡桩屏幕前完成打卡,就可以开始记录里程。”林逸飞说,自己的设计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把健身房中的及时反馈机制,也运用到这里来。

每完成一次打卡,用户都会获得绿色能量奖励。步道上的智能座椅有手机充电、播放音乐、驱蚊等功能——用绿色能量可以解锁这些服务,还可以在步道沿线的商户消费和兑换礼品。“用户能在步道上完成一个闭环:选择低碳出行、产生绿色能量、消费绿色能量。他们享受的这些智能服务,同样是低碳和绿色的。”林逸飞说,“希望这套系统让大家在走路或者运动的过程中,能收获满足和快乐,从而让更多人爱上绿色出行。”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院的规划设计师陈志良认为:“郊野公园慢行步道的打造,本身就为市民提供了一种绿色出行的选择。而通过打造智慧步道运动系统,让低碳出行与运动、智慧等元素融合,则能进一步让市民在享受走路的过程中,爱上绿色低碳出行。”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运动慢跑道、休闲骑行道、滨江亲水步道等慢行系统建设,同时对慢行系统进行整合提升,满足广大市民绿色出行、休闲健身的多样化需求。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建成各类慢行道6600公里。

不仅是福州,不少地方都开始规划和建设绿道等慢行系统。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科学制定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和绿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设绿道8万余公里。

版式设计:张芳曼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