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之下,供应链受阻,市场需求收缩,叠加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使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压力较大。为此,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呈现新变化。一方面,平台成本凸显。进入信息化时代,流量为王,平台价值日益凸显。企业为了拓展资源业务需要流量、信息支持,为此纷纷加入具有流量、信息优势的各类网络平台、行业协会或依托中介机构。市场不是免费的,是有代价的。平台、协会等的垄断让无话语权的企业承担着日益增长的各类费用,成为企业的新成本负担。另一方面,资金成本变化。传统的企业资金成本是向银行金融机构获取贷款支付的利率成本,随着国家政策调控及金融市场化改革,贷款等资金成本处于下降趋势;而在经济增长放缓时,被拖欠被占用等形式的企业资金却呈增长态势。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企业经营压力也大为增加。部分大型企业为自身的现金流考虑,利用其优势地位提出超长账期、验收条件苛刻等不合理付款条件,长期拖欠中小企业的账款,让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更为捉襟见肘。与此同时,由于商业承兑汇票违约成本较低,部分企业为自身资金考量,签发超过其支付能力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拒付商业承兑汇票等失信行为呈增长态势,让持有大量商业承兑汇票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现金流压力。这导致现金流需求上升,迫使企业再融资从而推动资金成本上升。
面对疫情冲击,实施精准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是贯彻“六稳”“六保”的必然要求。一是税收政策精准发力。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政策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一方面,可通过减免企业增值税或允许企业延缓缴纳增值税等方式降低企业负担,如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同时将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大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拓展降税范围。另一方面,推动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及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政府工作报告》也要求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社保政策精准发力。经济下行压力下社保负担凸显,应允许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对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有条件的地方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缴费率,持续减轻企业社保负担压力。三是金融政策精准发力。需求收缩下企业利润下降债务上升,融资能力受限,金融机构既要避免出现对疫情影响较重行业的限贷、抽贷、断贷,给予融资支持;也要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推出应收账款融资、票据贴现等服务,纾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从而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四是政策门槛精准发力。如各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宽小微企业低压“零费用”接入电网容量标准,降低更多小微企业的接电成本;降低企业直购电准入门槛,直接降低企业用电平均电价;拓展政策受益面降成本。五是技术精准支持政策发力。政策精准发力离不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支撑,要利用信息技术精准识别企业的成本负担变化情况,通过建立各类数据库,充分掌握真实数据,如企业成本信息数据库、减税降费清单数据库、欠款和欠薪预警大数据库等,推动“大数据+减税降费”“大数据+根治欠款”等行动,做到精准发力,进而才能精准施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