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家国情怀与人类使命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不仅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而且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因此,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在筹划人生时,个人成长、家国前途、人类命运这三者都应有所思量、不可偏废。

完善自我

成为日新其德的奋斗者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章句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人来完成。青年肩负着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因而应当努力完善自我,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完善自我,意味着要坚持做一个好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他说出了道德贵在坚持的真理。完善自我就是坚定自己的道德意向,坚持不懈地做好事、不做坏事。一个人从懵懂无知的幼童成长为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恪守家庭伦理的合格公民,需要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其进行教化。教化的过程通常伴随着强制,需要外在的约束。一个合格的公民并不一定是一个有道德、高尚的人。因为,道德与遵纪守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不图回报、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地去做好事,甚至不顾及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后者只是按照要求“不做什么”。因此,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坚持下来,始终按照心中的道德法则做人做事,更是难上加难。道德之所以崇高,是因为它伴随着牺牲,所以康德才将道德法则与我们头上的星空并提,认为人们对二者越是经常反复思考,就会越加“赞叹和敬畏”。

完善自我,还意味着要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推理和判断能力、记忆和想象能力等。培养这些能力需要两种方式:读书和实践。除了不埋没自己的天赋外,培养自己的能力,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生活。正因为如此,个人能力的培养不是漫无目的,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有所侧重。每个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在积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比如,培养推理和判断能力,需要学习数学、逻辑学和哲学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说法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科学实验、工业生产、艺术创作、社会服务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实践活动。总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认识真理的辩证过程。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时时砥砺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心中有典范,从而自觉地见贤思齐。那些仁人志士和为人类的繁荣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就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曾劝诫子侄,“刻鹄不成尚类鹜”,要求他们向品质优良的人士看齐,认为哪怕不能完全达到对方的高度,最终总会有所收获。儒家经典《大学》提出,提升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达到最完美的人生境界,即“止于至善”。一个人只有认识这个完美的境界,自觉以这个完美的境界为目标,才能志向坚定,才能静下心神,不受干扰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有所增益。

心系家国

成为有益于国家的爱国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除非是一个孤零零的怪人或者超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国家(城邦)之中。这个看法在今天大体上也是适用的。

国家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因为它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的整体利益。按照恩格斯的看法,国家最根本的职能就是缓和利益冲突、维持秩序,以防止一个社会因为内部的无谓斗争而导致自我毁灭。因而,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秩序,以保障所有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国家诞生的早期阶段,对外的军事职能很重要,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经济管理、教育、社会保障和救济等职能越来越占据优势。事实上,我国从西汉开始就建立了“常平仓”制度,兼具经济管理、社会保障和救济职能。在社会主义中国,市场竞争需要一个公平、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需要有效的宏观调控;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需要国家的资金投入,教育质量需要国家的监督和认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需要国家力量的参与和监管。这样看来,国家对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更是最基本的保障。党和政府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种种努力,使我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国家的积极作用和强大力量,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因此,每一个青年都应心系家国,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成为有益于国家的人。

绝大多数中国青年都有拳拳爱国之心、报国之情,但热爱国家不能仅仅停留于情感,还应见诸行动。在具体的行动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处理好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国家权力固然要充分保障个人自由,但是个人自由也不是没有边界的,它只能是法律赋予的自由。个人自由既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也不能妨碍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二是要处理好个人利益、特殊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利益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交往。但在任何时候,个人利益、特殊利益都不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尤其不能危害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三是不能将爱国主义抽象化,不能将国家与政府、国家与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与党的领导对立起来。国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现实存在的国家。我们所爱的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的中国。

心系家国,就要了解国家的历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可见学习历史对于爱国的重要意义。青年要了解鸦片战争以来国家的屈辱史、人民的抗争史。知道来时的路,才能更加珍惜今天。心系家国,就要了解国情,勇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国家的现实状况,实事求是地投身实践。心系家国,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深刻理解国家的性质,明白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关心人类

成为崇尚和平的友善者

中国历代先贤都强调在“天下”的视野中审视个体、亲族和国家。从上古之书《尚书·尧典》中的“协和万邦”,到《礼记·礼运》中的“以天下为一家”,再到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关心人类,意味着崇尚和平,支持各民族的友好交往。中华民族是最有历史感的民族,殷商以来即有典有册。从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的历史就有了确切纪年。鉴往知来,我们最能体会和平的珍贵,深知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最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司马迁早就认识到:要求人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就等于堵塞人民的耳目,这根本就行不通。人们只有互通有无,才能享受不同地方的物产、才能生活富足。(《史记·货值列传序》)和平的环境是友好交往的前提,这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动荡的世界、一个战火频仍的世界,生命尚且朝不虑夕,其他一切怕是都谈不上。所谓“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从资本主义兴起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全世界形成了一个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整体,不仅在生产领域相互依赖,在人员交往方面日趋频繁,在文化领域也出现融合的趋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全球化”。“全球化”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为全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利益。这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长上,而且体现在人类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升上。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命运共同体。中国青年应积极发声,传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心人类,还意味着对他人、对自然保持善意。北宋大儒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就是说把所有人看作自己的同胞,将万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在当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口流动、职业流动,以往建立在血缘、亲缘、业缘关系基础上的“熟人社会”,大多已被“陌生人社会”所代替。因此,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是十分现实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保持善意,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力帮助别人,是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基础。另外,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很多青年积极投身志愿者的行列,在疫情防控、环保、社会服务等公益事业中发挥自身的力量,这些行为很值得称道。

(作者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潘中伟   五四运动   家国情怀   人类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