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乐山、宜宾、凉山三市州结合部,幅员面积2293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13个村(社区),总人口22.19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50.7%。
马边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域内由于自然条件、民族宗教等复杂因素多重交织,“养老难”问题较为突出。
近年来,乐山市纳入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改革,马边县也成功申报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试点建设项目。在入选试点后,马边县将破解地区“养老难”工作列为此次试点重要任务,以建体系、兜底线、解困境为目标,制定符合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断破解地区“养老难”问题。
为指导和推动试点工作开展,马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工作,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发展导向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乐山市委《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全覆盖多元化发展的意见》,制定养老保障实施方案,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马边县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持续增强。
△敬老院专业护理人员护理失能老人
设立县级失能人员养护中心
实施护理床位改造,强化护理人员配备,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对全县失能人员实施全覆盖集中统一照护。县级失能人员养护中心是依托县中心敬老院和县救助福利中心共计200张床位设立,通过实施适老化改造,强化护理人员配备和专业技能培训,配备标准化起居、健身、文化等设施,收住全县所有全失能特困人员及民建镇、劳动镇、建设镇等周边乡镇范围内的“五类人员”,对全县失能人员实施全覆盖集中统一照护。全县所有失能人员有意愿入住的均收住到县中心敬老院。
做强乡级区域性养老中心
对区位优势明显、环境设施较好的乡镇敬老院实施适老化改造提升,将其升级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服务功能、增强承载能力、扩大辐射面积,向周边乡镇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特护病床等服务,实现单纯特困供养服务向综合养老服务的转型。
2019年10月,马边县依托荣丁中心敬老院,通过实施适老化改造提升工程,将其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服务功能,向城乡特困人员、城乡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残疾和独居、居家养老老人、高龄老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困难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特护病床等服务。同时,以公益、微利为原则,对入住人员分类低价收费,推行优惠政策,实现特困供养服务向综合性服务转型,推动荣丁镇区域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为保障其幸福生活,实现“微负担”“零负担”养老,将荣丁镇解放街社区低保户刘贵生送往荣丁中心敬老院托养,刘贵生将每月领取的低保金留一部分零用钱后,剩余缴纳给敬老院,敬老院对其提供、生病住院、日常照料等服务。
△自愿服务队到敬老院开展活动,为老人量血压
建设村级养老服务分中心
马边县利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闲置的办公用房和国有资源,建设了一批覆盖周边村组的养老服务分中心,发挥村老年协会、老年志愿服务队作用,积极探索开展以“时间银行”“互助式养老”为特色的日间照料服务。荣丁镇新桥村养老分中心是利用闲置的原村委会办公室升级改造建成,设置“三室一厅”,即保健理发室、助餐饮水室、阅览室、休闲娱乐厅等服务平台,服务中心负责人由村主任担任,日常管理由热心老年事业且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村纪检组长负责,做到有人理事。分中心建成后,政府积极吸引乡贤赞助,村里还补贴一部分运营经费,做到有钱办事,确保中心正常运转。
在新桥村养老分中心,每天都会聚集20多位老人,很是热闹。娱乐活动以本地化为主。老人们打“贰柒拾”、下象棋等,开展“升级”比赛、医疗巡诊、趣味游戏、文艺演出、集体过生等主题活动,还可享受到理发、修脚按摩等专业社工服务。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吸引老人走出家门、走进养老分中心。同时,引入“时间银行”积分兑换制度,动员老人参与养老分中心的日常管理,所得积分可以兑换小礼品等。新修缮的养老分中心已成为老人的“快乐大本营”,参加活动的老人越来越多。
△重阳节开展文艺演出
布局基层养老服务站点
坚持“阵地跟着老人走”,在村民小组中老年人聚集区域设立集休闲娱乐、助餐助洁、保健理发、康复理疗和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站点,切实满足了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荣丁镇新华村1组服务点是依托热心老年事业的茶馆老板尹留英原有的老茶馆建立,设置饮水角、就餐桌,增添棋牌娱乐设施、桌椅板凳、饮水设施,制定服务标准、制度等上墙公示,为老人提供饮水、就餐、棋牌娱乐和收集群众需求、宣讲党的政策等服务阵地。服务点建成后,每天都会聚集40多位老人在这打牌娱乐、免费喝茶聊天看电视和低价吃饭等,每天人员流动量达到100余人次。
老茶馆添置设施后,已成为老年人的“棋牌俱乐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到服务站点活动娱乐。利用老人喜欢的老式理发店,将新华村1组理发师林长友发展成为志愿服务队员,开展为老服务。站点建成以来,已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100余人次。
△老人在活动室开展活动
兜底保障精准关爱 人才培育添新动能
兜底保障,脱贫奔康。马边县针对“老人失能、全家致贫”的突出现象,创新实施“集中供养+居家救助”,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导致失能半失能的困难老人实施兜底帮扶。“集中供养”即整合现有社会福利设施和国有资产等,实施统一照护;“居家救助”即通过整合动员邻里、亲属、基层社会组织等力量奉献爱心,上门提供照料服务。
马边县整合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和财政资金,保障受助人基本生活,给予服务承接人护理补贴,并同步建立有序退出机制。通过不断实践,走出了一条“帮扶失能、释放有能”的脱贫新路。目前,马边县已建成4个集中供养点,照护724人次,居家救助630人,解放劳动力324人次。入选试点以来,更加坚定不移推进此项工作,完善精准识别、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提升机构和家庭照料服务水平,有效解决了农村养老的“难中之难”。
精准关爱,以情助养。马边县织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网。制定《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信息及服务需求清单》,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开展“精准化”需求评估。组建关爱留守老人志愿者队伍,加大对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力度,动员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志愿服务,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生产帮助、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法律援助、安全服务、文化娱乐等关爱服务;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发展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在村社区探索“互助养老”,发挥老年协会等基层老年人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互助养老服务队。选取具备承接主体资格的老年协会运营管理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以项目方式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用专业社工知识开展关爱服务。
人才培育,增添动能。马边县有些地区地理偏远,养老服务人才知识体系更新较慢。按照乐山市《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养老院管护人员跟班轮训,学习老年人饮食照料、安全管理、老年常见疾病及护理等课程。通过体系化培训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满足当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需求。(邱燕 图片/马边彝族自治县民政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