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国药控股获悉,3月中旬以来,作为在沪医药央企和上海市疫情防控医用物资保供重点企业,国药控股所承接的互联网医院处方C端配送量较疫情前增长了近9倍。
在互联网医院处方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如何解决居民用药配药“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国药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针对以往配送模式在疫情中存在的问题,推出了“国药驿站”解决方案,即通过挖掘大数据技术,充分调配所属在沪企业医药物流“主动脉”、药品零售“小血管”,全力打通社区药品配送的瓶颈。
配送量激增
当前,在疫情各项管控措施之下,上海市社区居民、复诊患者用药需求激增,互联网医院承压凸显。
国药控股所属企业上海医院销售管理总部运营中心总经理练智章介绍,近年来互联网医疗迅速发展,2021年公司承接的互联网医院处方C端配送需求同比增长了5倍多,今年上海疫情期间承接的日均处方量较疫情前更是增长了近9倍。
练智章表示,以往互联网医院处方订单配送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医院门诊提货配送模式,主要由医院药师在院内打包,每天国药控股安排物流人员到医院提货进行配送;另一种是物流大仓代储配送模式,由医院确定配送药品目录,部分品种委托国药物流代储。患者经网上复诊、医生开具处方、完成缴费后,互联网平台系统将该处方信息发送到国药控股处方前置平台,最后统一由物流中心配送到患者家庭。
“在疫情特殊时期,这两种配送模式均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医院分拣压力剧增,容易导致订单积压;配送企业从单一仓库配送到居民家中,配送链条长,在运力紧张的情况下,订单处理效率难以提升;街道、居委收药分药压力也较大,且非专业人员无法提供用药指导,居民不能共享配送信息,服务体验有待提升等。”国药控股全采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提升用药可及性
针对疫情中暴露的这些问题,国药控股全采中心、国药物流、上海医院销售管理总部和上海国大药房等所属在沪企业迅速研究制定新的解决方案,决定启用国药控股零售门店作为前置服务点,配合信息系统平台,为附近社区居民提供末端配送与服务,提升购药体验,即“国药驿站”零售定点解决方案。
据悉,上海本轮疫情发生后,国药控股所属国药物流数百名员工直接留驻公司,24小时坚守在仓储、配送、客服、质量等一线岗位,向上海市各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药房、医疗诊所等发送物资,发挥物资转运“中枢作用”。国药控股上海医院销售管理总部作为药物配送前端,在社会快递暂停的情况下,义务承担互联网处方药社区上门配送任务,20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进入“闭环管理”,全力协同国药物流打通社区患者用药的“最后一百米”。同时,地处全市大街小巷的数百家国大药房、SPS+专业药房等坚持营业,为药品零售稳价保供发挥了央企“定盘星”作用。很多门店对社区居民建立了“网络订药、点对点免费送药”服务,并开通24小时电话预约送药服务,方便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购药。
“国药驿站”解决方案将物流中枢、配送前端和零售终端全面打通。国药控股上海国大药房副总经理俞康明告诉记者,利用国大药房作为前置仓、前置服务点,门店收到药品后与患者联系,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上门自提,居委、志愿者送药等多种方式,可将药品快速送达患者手中。同时,国药控股快速开发出信息平台,使药品配送各环节、全流程实现了闭环和透明管理。
俞康明称,对比过去配送模式,“国药驿站”方案一是将原有的药品配送链分为集单配送与分单配送两端,两端采用不同方式配送,有效提高配送效率,解决了互联网医院订单配送过程长的问题;二是全程在专业人员以及场所内进行,满足不同药品的配送要求,解决了特定人群的困难;三是居委和志愿者可以就近取药,由门店人员帮助分药,大大减轻了居委与志愿者的压力,可显著减少错配风险;四是全程信息透明,患者能够预知获得药品时间,大大改善服务体验,提高满意度。
“国药驿站”拟向全市推广
国药控股全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国药驿站”方案实施两周以来,上海国大药房接受互联网医院订单7599单,已送达订单6392单。实践表明,较之前的互联网处方药品配送,这种模式在物流能力、配送效率、信息透明、服务体验等各方面均有明显提升,疏解了互联网医院处方药品配送压力,也为后续承接更多的互联网医院业务和深入推进“批零一体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记者从国药控股了解到,“国药驿站”方案4月25日起在上海杨浦区全区开展后,陆续在杨浦、黄浦、普陀三区的31家零售药店推广运行,后续拟向全市推广。接下来,国药控股还将通过大数据技术,通过零售药店预储备,进行订单分配、门店打包、直配患者,从而进一步缩短配药时间,并增加药师用药指导,更好服务广大居民,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医院处方配送“最后一百米”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用药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