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顺应了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思政课自主学习的诸多挑战,高校应尽快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探索一条以新媒体为支撑,提升思政课自主学习能力与实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思政课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以新媒体促进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路径。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互动性、大众性等特征给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带来挑战,迫切需要探索以新媒体为手段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思政课的内生动力,进而把学好思政课变为学生内在主动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一,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是顺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媒体、数字电视媒体和移动通信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渗透到高校教学、管理与服务各个方面,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深刻变革。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使新媒体的“新移民”不断增加,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只有不断及时获取信息、汲取知识,才能跟上时代节奏。传统的思政课学习模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需要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学习观,这就使得自主学习成为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各种慕课、微课、手机APP等网络学习资源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思政课教育网络资源库。借助这一网络资源库,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学习形式,而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握时代前沿问题,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第二,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高校思政课要坚持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强调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强调思想教育。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对学生进行面授,学生对学习内容研究不透、理解不深,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思政课自主学习中,积极创设自主学习、亲身参与的机会和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利用新媒体技术,主动建构知识,品尝获取知识的乐趣。通过自己对教学素材的研究分析,思政课教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自主接受,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第三,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理论修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素质教育具体化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思政课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获得,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可以自由探索,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索真理、寻求答案的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思政课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还有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使其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的自主学习,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途径汲取信息,提高其现代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和知识学习的效率,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欲望和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面临的挑战
一是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内在动力不足。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本人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不能由别人代劳。当前高校大学生在思政课自主学习方面明显存在动力不足、兴趣不高、能力不强等问题。大学生每周用于访问慕课平台或其他思政课教学资源网站的时间非常有限。有的学生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课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学习专注度不高,时常会被微信“朋友圈”、手机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所干扰,导致自主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此外,大学生自主学习还存在学习动机实用化的倾向,部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倾向于个人发展或个人兴趣的需要,但有的学生则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并不是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或为了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影响思政课自主学习的一大阻碍。
二是教师思政课教学理念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适应。近年来,立足思政课建设新要求,很多高校进行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尝试,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角色认知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从实际教学实践来看,仍有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时代发展不适应。一方面,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化,很多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消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教师只注重系统性讲授教材内容,较少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意识淡化,仍然认为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或者认为学生的理解水平不足以支撑自主学习,从而较少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
三是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干扰。自主学习是面向理解的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比较,其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实践运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及时快捷、传播主体去中心化、传播方式交互性强等特点,因此,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多、速度快。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频繁调整,社会矛盾不断增多,西方意识形态多方渗透,伴随而来的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增多,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等渠道迅速传播,致使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受到多元化影响。在此背景下,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的深度和效度会因多元社会思潮的传播而有所下降。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识力。
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的有效路径
首先,应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一是及时转变教学思维。教师教学要从“单向灌输”向“引导交互”思维转变。新媒体时代,思政课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思维已无法满足学生需要,必须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性、交互性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主动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和环境,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者、监督者、评价者。为学生探究和小组讨论提供更多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将知识讲授过程转变为引导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普遍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要牢固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并不断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教学把控能力,从而能够轻松驾驭课堂教学、自学自讲、学生讨论等教学环节和形式。要紧跟新媒体时代发展脉搏,及时学习掌握新媒体教学技术和软件,运用恰当、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其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这种参与式、体验式的学习过程实现思想理论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质量。
其次,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效果高低首先要看他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学习是一种将外在知识观念内化为自身精神养分的自主认识过程,如果没有学生自主的内化,只靠教师单向的灌输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思政课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把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融合方式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愿望。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动力倾向,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认知以及预期目标等学习动机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也需要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因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包括对自身学习需求的判断、自主学习时间的分配以及自主学习行为的反思等。新媒体环境下,要引导学生自主登录优质的网络思政课教学平台,并在课上汇报学习成果,培养其学习、观察和思维能力。
最后,应营造自主学习的校园环境。思政课的自主学习需要一个和谐、开放的校园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强网络精品课程的开发利用,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均开设了网络公开课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国内的一些主流网站如新浪、网易等也都开发了网络公开课专题网站。因此,高校教务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或与主流商业网站合作,组织思政课教师录制思政课网络精品课程,并多渠道大范围推广,让更多大学生受益。构建多元化的自主学习平台,合理安排自学自讲,注重引导学生把网络新媒体作为认识工具,自主探究知识,加强学生网络交流社区、红色主题教育专题网站以及“两微一端”建设,打造网络思政平台,通过平台向学生推介优秀思政文章、名师微博等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或进行自主交流、发表见解,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内容反思和知识建构。加强实践教学,因成本、安全等因素,思政课实践教学一直是困扰高校的一个问题,新媒体环境下可通过VR等技术建设虚拟实践基地,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身临其境,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作者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人文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可视化技术支持在线自主学习的效能研究”(项目编号:2021C85)和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11305SK)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于东超:《守正创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核心要义》,《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17期。
责编/韩拓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