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前沿理论 > 正文

深刻把握北京冬奥精神的内在特征与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深刻阐述了广大参与者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深刻理解北京冬奥精神的内在特征,把握其实践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时代性是北京冬奥精神的鲜明底色。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成就了中国与古老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再度携手。北京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的奋进之旅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铿锵步伐,中国也向世界展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审视体育的使命、功能和定位。新时代体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一起,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动力,凝聚了力量。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冬奥盛会的胜利举办折射出国家在新时代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表明体育已成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从“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推动全球共克时艰、共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努力,也通过所有参与者的胸怀大局和自信开放,向世界诠释了新时代的中国面朝自身发展的未来,面向人类发展的未来所展现出的可信、可爱、可敬形象。

人民性是北京冬奥精神的显著特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体育是由人民创造、推动和享有的事业,北京冬奥精神的生成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从1908年的“奥运三问”,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百年圆梦,从1980年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加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到2022年创造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始终有着热切向往。回顾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筹办、举办走过的不平凡历程,14亿多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以载入史册的精彩答卷兑现了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展现了中国人民为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促进世界人民团结友谊作出贡献的意愿和决心、能力和热情。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7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来自各条战线的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奋力建功新时代,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顽强拼搏、为国争光,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海内外中华儿女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冬奥盛会,为伟大祖国加油喝彩,由冬奥带动的全民健身活动为中国人民的健康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全体中国人民在与各国人民共享奥林匹克荣光的同时,汇聚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创造性是北京冬奥精神的深层动因。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背景下有序推进冬奥筹办,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在中华民族恢宏史诗上书写的又一段华丽篇章,体现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而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在以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中开创和发展的,是在不断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是党带领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勠力同心创造的。申办北京冬奥会,加速中国体育与全球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交融,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7年来,冰雪运动在我国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为越来越多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中国人提供了运动健身的新选项,让中国人民享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乐趣。7年来,冬奥筹办坚持追求卓越,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以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地创造奇迹,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融为一体。作为历史上首个全面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筹办的7年是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时期,“双奥之城”与绿色低碳发展相伴,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一个生动缩影。从科技赋能到遗产规划,从“水立方”到“冰立方”,在城市工业遗址建设全球首个永久奥运场馆并带动传统老工业区改造等创新案例,既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奥林匹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动鲜活的中国经验,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北京冬奥精神就是在一系列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实践中铸就的,蕴含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并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胜利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充分证明,只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办成我们想办的任何事情,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把北京冬奥精神熔铸于心、落实于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中国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广大建设者和工作者舍家忘我、不舍昼夜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接续奋斗的昂扬激情。我们要从北京冬奥精神中汲取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胸怀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知难克难,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斗争、敢于胜利,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业绩、铸就新辉煌。

二是厚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自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全球团结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对“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的时代之问,给出了“一起向未来”的中国之答。载入史册的冬奥会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深邃的文明理念,从讲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我们共同守望,一起向未来,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思想力量、价值底蕴和精神气度。我们要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做好冬奥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发挥体育等人文交流载体在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中的潜力,在文明交流互鉴、兼容并蓄中的作用,坚持自信开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力、创新力和引领力,不断厚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自信,为同各国人民共创未来,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的价值追求。冬奥盛会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乘势而上建设体育强国,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冬奥的筹办和举办充分表明,体育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幸福的事业,体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把践行北京冬奥精神融入我国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实践,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把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体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张 盛,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体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