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铺上瑜伽垫,伴随动感音乐,跳起毽子操——最近,这样一幕出现在很多家庭的客厅里,“线上运动直播”带动全民健身持续升温。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承载着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8方面29项政策措施,推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场馆设施如何完善、活动怎么组织、群众如何参与?本版今起推出“全民健身添彩美好生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漫步于南护城河沿岸,头上柳梢低垂,脚踩红色路面,一路风景宜人。这条位于北京西城区的8公里滨水健走步道,自去年底落成后,已成为周边居民日常锻炼的好去处。
健身去哪儿?这曾是群众日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百姓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逐渐增多。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不过,与大众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相比,健身场地设施总量不足、供需不平衡的缺口依然存在。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打造更为绿色便捷的健身场地设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解题思路。“要推动健身场地设施由服务大型竞技赛事向服务老百姓日常健身转变,由贪大求洋向绿色生态和经济实用转变,更好服务群众。”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
大型体育场馆用起来
4月16日,为期1个月的“冰立方”冬奥文化大众体验季正式开启,迎来北京冬奥会赛后的首批观众。沉浸式体验冰壶项目,全方位感受冬奥氛围,让冰雪运动爱好者流连忘返。未来这里还将通过“冰水转换”切换为“水立方”,开放热身池用于群众游泳健身。
赛后敞开大门,积极向社会开放,北京冬奥会场馆在可持续利用方面探索新路。在北京赛区,绝大多数冬奥会场馆是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再利用,早在改造建设之初,就作出了赛后面向大众的规划,为其他大型体育场馆实现“持续利用、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五棵松体育中心通过“冰篮转换”,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转换为冰球赛场。当初作为训练馆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冰菱花”,赛后转型为一站式家庭乐活体验中心。“未来,这里将成为以冰场为主导的体育商业相融合的服务综合体,公众既能体验冰上运动,还可享受多种休闲娱乐服务。”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有限公司品牌推广总经理袁颖慧说。
以往,大型体育场馆总给人以“高大上”的距离感,有些赛后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群众满意度不高。而今,越来越多的体育场馆走上绿色低碳转型、提升服务质量的“自我造血”之路。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正组织编制绿色体育场馆运营评价通用规范。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在浙江、江苏等6个省份启动了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综合试点,内容包括场馆信息化、节能降本改造等。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公共服务处处长赵爱国表示:“体育场馆需要营造便捷的运动健身环境,建立更灵活的管理机制,也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运营,将场馆打造成体育组织和体育赛事的大本营,才能吸引更广泛的健身群体,形成良性循环。”
服务大型赛事打响招牌,通过赛后利用聚集更多人气。在湖北,荆州市体育中心是2014年第十四届省运会开、闭幕式举办地,而后依托场地优势,培育起多家体育培训机构,形成一个体育项目多家俱乐部良性竞争的局面,还有30名教练长期受聘于城区中小学进行训练指导。同时,通过联络有关组织,以低收费形式合办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赛事及趣味运动会,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
场馆用得好,关键在动脑。解决赛后利用难题,需要因地制宜找出路、想办法。赵爱国建议:“各地可以依托现有场馆积极开展社区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活动,把‘冷场馆’变成‘热资源’。”
城市“边角地”活起来
在四川成都的一处高架桥边角地,“长出”一座多功能健身乐园。这个位于二环路刃具立交桥下的运动空间,不仅能开展篮球、乒乓球等健身项目,还打造出9个时尚运动主题区。来锻炼的市民称赞说:“这个运动场所烈日晒不着、下雨淋不着,非常实用。”
将城市“边角地”开发成运动场地,优化城市全民健身功能布局,打造现代时尚的健身场景,正是《意见》所倡导的发展方向。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易剑东表示,打通群众健身的“最后一公里”,需要跳出“场馆思维”,要在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建设方便居民、服务生活的新型体育空间形态。
在福建,利用公园绿地、公共建筑屋顶等空间就近建设社区“运动角”,福州的“福道”、厦门的环东海域浪漫线已成为群众健身的网红打卡点;在山东日照,结合旧城改造,盘活城市空闲土地,全市近200个老旧小区内或小区周边配建了健身设施……
广泛发掘城市土地潜力,运用市场机制盘活低效用地,增加开敞式健身设施。各地的积极探索,让更多城市的“边角地”在全民健身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改建体育场地设施要因地制宜,最重要的是符合标准,注重安全。”赵爱国说。
近年来,群众的健身需求日趋多元,与传统的在硬质运动场馆进行锻炼相比,人们更喜欢在自然环境中享受运动的惬意。合理利用自然场景布局,将健身场地设施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成为很多地方完善体育设施的发力点。广西南宁的李宁体育园与青秀山风景区相邻,自2011年投入运营以来,逐步完善体育配套服务,每年接待大众健身超过300万人次。
控制大型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推进体育公园建设,补齐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将成为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间的重要导向。“场馆要坚持绿色生态,尽量做到耗能低,周边环境也更加符合生态的要求,让大众走向大自然,在绿色生态的环境中参加体育锻炼。”赵辰昕说。
“百姓健身房”多起来
对浙江嘉兴市民来说,一天只花1元钱就能在家门口“燃烧卡路里”。截至2021年底,嘉兴已建成285个智慧体育社区(村),161个百姓健身房,用户数超过22万。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距离是关键,便民是导向。“百姓健身房和多功能运动场由于服务模式的迭代升级和全要素管理,场馆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老百姓参与运动的热情不断提升。”嘉兴市体育局局长王蕾表示。
在场地设施之外,嘉兴还拥有体育社群3458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234人,通过智能物联模式形成了“健身场地一张图、健身组织一张网、赛场活动一入口、科学健身一条链、运动档案一记录”的服务闭环,可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像这样的“百姓健身房”,如今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推广普及。《意见》提出“构建多层次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还规定了“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认为,这些措施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出发,兼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全民健身搭载“智慧快车”,跑出了新的加速度。在江苏,每一处室外健身设施对应一名“场长”,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群众还可以登录“江苏体育”小程序直观了解本地区场地设施,并进行“一键报修”,这些有效的措施为群众常态化健身提供了便利。
“现在,群众对健身的需求在提升,无论是场地设施建设还是运营,要更多引入社会力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元欣建议,“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一个区域的健身设施委托给专业的社会力量,统一进行巡检维护。依托智能化的设施管理平台,让居民健身更加便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