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企业党建 > 正文

胜利油田:新征程上胜利的基因传承

4月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的优良传统教育月。一段时间以来,一批批胜利油田职工来到油田发现井——华八井的纪念碑前,或是重温入党誓词,或是听老一代石油人讲传统故事。

高11.94米的华八井纪念碑,是胜利人的精神图腾。61年来,一代代胜利油田职工闻油则喜、为油而战,筑起了一座座胜利丰碑。特别是近年来,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用新理念指导新实践,高质量发展呈现新局面。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牛栓文说:“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的新形势,老油田要在端牢能源饭碗上展现新作为,就要始终心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壮志,做到政治本色不变、优良传统不丢、奋斗精神不减,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让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

一份满意答卷

“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胜利油田能够成为全国前列的油田,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产业报国的家国情怀。”83岁高龄的胜利采油厂原副厂长路宪章,退休已20余年。如今,他正行走在宣讲的道路上,告诉年轻人胜利油田是怎么走过来的,应以怎样的精神姿态继续走下去。

60多年来,胜利人从未忘记“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把产业报国的情怀铸入灵魂,用稳产增产的实际行动,助力端牢能源饭碗。

1964年1月25日,一万多名石油人会师渤海之滨、黄河两岸,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会战。“那时的黄河口白茫茫的一片盐碱地,我们没地方住,就住老乡的牛棚、羊圈;没水喝,就喝泛着绿毛的地沟水;没吃的,就吃野菜、草籽……”说起当年会战的艰难,“老石油”王廷海至今都唏嘘不已。

一代代胜利人把产业报国的情怀铸入灵魂,苦干实干,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铮铮誓言——连续9年稳产3000万吨以上,连续20年年均产量稳定在2700万吨以上,连续5年效益稳产2340万吨以上。截至2021年底,胜利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12.7亿多吨。目前,胜利油田油藏整体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综合含水高达96%以上,采出程度不到40%,意味着还有60%的原油滞留在地下。

有的地方被水“撑着”了,有的地方却“喊渴”。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三次采油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史树彬说,油藏中一旦形成大孔道,就会出现“旱涝不均”现象,大孔道方向的油驱得相对干净、剩余油少,而水流波及少的区域剩余油富集,得不到有效动用。

有矛盾,就有潜力。面对老油田诸多开发难题,史树彬信心满满:“只要像老一辈石油人那样不畏难、敢攻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避“水害”、兴“水利”,堵住高含水的地方,迫使水流向干涸的地方,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目前,这项治理特高含水期老油田的“杀手锏”技术,应用于胜利油田677井组(次),覆盖地质储量1.02亿吨,累增油31.83万吨,提高采收率2.6%,夯实了老油田效益稳产的基石。史树彬算了一笔账,采收率提高2.6个百分点,老油田经济开发寿命就能延长5年至10年。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胜利油田书写新答卷。2022年一季度,胜利油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累计生产原油576.82万吨,超计划运行。

一条胜利之路

14条大剖面组成一副长110米、宽0.5米的地质构造图,凸起、洼陷、断裂带,跃然纸上,勾勒出济阳坳陷层峦叠嶂的地下轮廓。这是胜利油田济阳坳陷勘探形势图。在近3万平方公里勘探区域面积里,81个油气田散落其间,“就像一个摔碎了的盘子,又被人踢了一脚”。这个“特殊”的盘子,因涵盖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油藏类型,赢得了“石油地质大观园”的美誉。

特殊的地质条件,成就了胜利的科技高度。复式油气聚集区理论,铸就了中国东部油区产量的巅峰;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实现了由“碰”到“找”、由“定性预测”到“定量评价”的飞跃;断陷盆地油气精细勘探理论技术及示范应用,夯实了老油田效益稳产基础……

曾经,有人断言,胜利济阳坳陷页岩油资源不具有开发价值。

有没有页岩油,有多少页岩油,有多少可流动的页岩油……胜利油田科研人员矢志不渝、上下求索。

十年磨一剑。2021年,胜利油田突破页岩油勘探开发核心技术,在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蜗居”之地找到页岩油,其中樊页平1井以峰值日产油171吨的高纪录,宣告了胜利济阳坳陷页岩油商业产能的战略性突破。

与国内外页岩油相比,胜利油区页岩油时代新、埋藏深、成熟度低、油稠,更重要的是埋藏隐蔽。科研人员利用先进精密仪器,找到了页岩油的“蜗居”之地。

找到它,如何拿出来又成为一个新问题。由于页岩太过致密,空隙之间没有连通性,常规的压裂方式拿它根本没办法。科研人员不断摸索,通过大规模压裂改造,在几千米的地下形成人工复杂缝网,给页岩油流动“修路搭桥”。

由创新而生、因创新而强,胜利人深知,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奋斗中获取,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这样。

38年前,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外国权威专家断言:“胜利油田根本不可能搞化学驱油。”彼时,20多岁的曹绪龙心里沉甸甸的,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化学驱技术搞起来。”

失败,试验,再失败,再试验……从此,曹绪龙的人生就和化学驱绑在了一起。38年来,从三元复合驱到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再到如今的非均相复合驱,胜利油田化学驱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完成了三级跳。

如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曹绪龙带领他的团队已累计实施化学驱项目78个,覆盖石油地质储量5.6亿吨,年增油上百万吨,累计增油3355万吨。

眼下,曹绪龙正瞄准更加苛刻油藏化学驱资源发力,不断突破化学驱开发“禁区”,拓展化学驱应用界限,“吃干榨净”每一滴原油。

作为已开发60多年的老油田,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和紧迫,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打造技术先导型企业,在油气勘探有潜力的目标抓突破,在油气开发矛盾突出的领域抓创新,用先进技术牵引油流滚滚来,为端牢能源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一张亮丽名片

从采油到采气,从黄河三角洲到科尔沁草原,3年前,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龙凤山项目组经理蔺荣山踏入北大荒之际,不仅面临着工作的考验,更经受着精神的对垒。

零下30摄氏度的冬天,寒风夹着雪粒子打在脸上,犹如刀割;地下水含氟高,只能洗衣服,吃水只能靠车运……

“不管走到哪里,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丢;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为国献油的责任不能忘”,坚信“精神不倒,便有奇迹”。蔺荣山带领团队越是艰难越向前。

不懂业务,蔺荣山就没日没夜地学,全面掌握气井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改变不了环境,他就改变自己,想方设法适应环境……。

3年间,蔺荣山和他的团队管理的气井从30余口增加到了100多口,年产气量从30万立方米增长到了120万立方米,在黑土地上,树起了胜利人精细严谨的名片。

无论是在胜利油田,还是在大江南北,不管走到哪里,胜利人都把石油石化人的优良传统带到哪里、弘扬到哪里,用精细严谨的作风打造出了一张张亮丽的胜利名片。

王观山,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压裂所西南项目部经理,主要工作是为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提供完井试气工程设计技术服务。

2021年,由王观山主导的涪陆1井试气工程设计方案,攻克涪陵复兴地区凝析油气藏开发技术“瓶颈”,收获了上百吨油、上万立方米气,为涪陵气田开辟了新的增储上产阵地。

成功攻克涪陵凝析油气藏开发难题的既是技术,更是为油拼搏的铁人精神。七八月份的涪陵高温酷暑,最高温度接近40摄氏度,人哪怕站着不动都会汗流浃背。王观山每天盯在施工现场,跟踪记录生产参数的变化。从凌晨4点上班到晚上11点,施工不停,他的工作就不能停。

凭着钢铁般的意志,王观山最终征服了涪陵凝析油气藏开发难题。

不仅在东北,在冀东,胜利油田的低渗井深抽优化设计技术大放异彩,累计增油1.8万吨,累计节电753万千瓦时;在华东、江苏,胜利油田二氧化碳驱安全注汽技术正在成为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利器”,已成功应用近百井次,覆盖储量1493万吨,提高采收率7.8%。

目前,胜利油田共有3300多名员工,投身兄弟油田服务油气开发项目273个,助力国内油气增储上产。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韩辉说,胜利油田因精神而站立,因精神而持久。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铁人精神早已融入胜利人的血液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胜利人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数据来源:胜利油田)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