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生态振兴”系列专家解读之五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 张孝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打造蓝绿生态空间”“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对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县域作为中国统筹治理乡村社会的基层行政组织,具有生态文明建设诸多禀赋优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场域,也是决定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如何因地制宜,走中国特色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关系到中国县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
发挥县域资源禀赋优势,优先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
鉴于县域具有城市不可比的诸多禀赋优势,建议国家出台优先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一是要把县域作为中国碳中和的主阵地,大力推进县域生态农业发展,让污染的土地变成碳中和的土地,大力推进县域的植树造林,提供县域碳汇储量。大力推进县域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化修复,让县域成为美丽中国一道独特风景线。
二是充分利用县域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大力推进县域生态经济发展,使县域成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先行区。对此可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推进基于自然资本、乡土文化资源优势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加工业、新能源产业、民间手工业、中医药种植、健康产业等绿色产业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服务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县域教育改革。长期以来,围绕大城市发展,形成了国家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因此,服务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启动教育资源下沉县域的改革。如对于与县域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林类院校、职业教育院校,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这些院校到县域办分校、成立研究中心等。其次,要以大教育观推进县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在乡村大力开展自然教育、耕读教育、生态教育,使县域成为中国大中小学生生态教育的重要基地。
四是围绕县域优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制定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存在的以城市化率单一指标来评价地区发展程度高低的做法,无法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需要。需要按照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制定新的政绩和考核评价制度。
以零污染生态村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
为适应具有多样化、分布式、差异性很大的县域特色,应启动自下而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工作,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县域发展。
乡村虽小,五脏俱全。乡村是能够全面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最好的载体。要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在乡村大力推进以零污染乡村、全域生态村为目标的“四生态村建设”:即以乡土文化传承为灵魂的乡村生态文化建设、以垃圾分类为抓手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全域有机农业为基础的生产生态建设、充分利用新能源的乡村生态生活建设。按照这种思路,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零污染乡村,急需将这种零污染生态建设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从三个方面重建生态文明时代的城乡新关系
一是重建基于人地循环的城乡之间新食物联盟。按照人地循环重建新乡村垃圾治理体系。不仅需要将乡村的有机垃圾回归土地,城市作为食品消费的最大群体,也需要将有机垃圾返回乡村与土地,以此扩展城乡关系新领域。农村为城市提供有机、安全的食品,而城市有义务为农村乡村提供有机物肥料。要构建这种新型关系,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和政府力量来共同推进。可从国家层面立法和出台政策,让城市有机物垃圾通过堆肥处理回归乡村的土地。
二是重建城乡生活与生产互补的新经济关系。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县域的乡村应成为为城市人提供亲近自然、低碳、节俭、健康生活的地方,而城市则是一个开放创新、提供创业和就业机会的地方。生活的乡村与生产的城市各有独特优势,这应成为构成未来城乡新关系的主导方向和内容。乡村是儿童教育的乐园和老人养老的福地,城市是青年人冒险创新的世界、中年人立功创业的地方,未来的中国人可以在乡村完成做人的基础教育,青年到城市走万里路、读万卷书,中年在城市创业,老年后回到乡村养老。这是一种利用城乡各自优势,像候鸟一样实现生命高质量的生态生活。
三是重建城市与乡村的新文化联系。从服务于生态文明新时代教育看,城市与乡村各有独特的教育资源。乡村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之载体、文化之根基,是新时代对大中小学生进行耕读教育、自然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城市是未来科技创新、大学与科研教育的地方。在工业化文明背景下,乡村被认为是愚昧落后的地方,处在接受城市文化输入的被动地位。而在生态文明时代,城乡关系是一种文化互补的新关系。重建城市与乡村的新文化联系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多样化文化滋养和教育。
“县域生态振兴”系列专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