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蒙蒙中,恍恍惚惚如坠梦境,给小城添加了婉约的氛围。在湿而清爽的天地里行走,在雨的缝隙中行走,行走之余读王亚书稿,星星点点地看,读得深了,人也觉得清爽了很多。
《吃茶见诗》我喜欢,王亚文章有生之喜悦,也有追忆的惆怅。好文章让人喜悦又惆怅。一味喜悦的文章,格调未免低了,一味惆怅的文章,行文又显得逼仄。喜悦中有惆怅,差不多就是我读完《吃茶见诗》的感受。有些篇章里藏着沧桑,那沧桑隐得深,如同深水潭底的鱼虾。
王 亚 著 黄山书社 出版
王亚笔力颇足,写诗写茶,兼及酒画世俗,能抓住一根线,捕捉到生命本真的东西。散文随笔写得久了,越发觉得不过是性情,性情到了,水到渠成。散文随笔的写作,相对于博大精深地引经据典,有条不紊地抽丝剥茧,远不如随心所欲气象万千。读这本书时,我眼前会时常恍惚这样一帧场景:一场戏刚刚结束,看客渐渐疏落,舞台上未灭的灯光照在台上,一个女子悄悄站在台下,静静看着戏人浅浅淡淡的身影。看客是王亚,戏人也是王亚。
时序中年,渐渐知道人生多难,芳草多愁绿遍心扉真是清福。王亚在繁华中寻觅到寂寞,在庸常中找到诗意。《吃茶见诗》里的文章,不缺伤逝的隐痛,不乏忧乐的反省,更有独有的那种执着、情怀与灵光乍现的感悟,给人绵绵慰藉。
王亚文章的好,好在轻快,好在灵性,好在朴素,好在烟火,好在琐碎,一篇篇滋味不同,底色不同。好文章各有其好,美美与共。
王亚是湖南人。湘人气象到底不同,女子笔下也一片明朗,说到底,还是正大。近来最好正大,也好光明,正大光明的正大,正大光明的光明。正大光明里尽是通透,通透里有明媚,那是文章的山水。
文章的山水曲折一些好,文章的山水浩荡连绵一些也好。我读《吃茶见诗》,感慨王亚入了山水境地,一篇篇读来,眼见她朝辞白帝彩云间,眼见她轻舟已过万重山,眼见她饮弄水中月,眼见她下见江水流,眼见她看花上酒船,眼见她低头礼白云。
散文随笔的写作,一篇篇是一面面性情。读王亚这本书,滋味亦如喝茶,绿茶,红茶,青茶,黑茶……入口有清香有回甘。王亚写茶,是她的朝花夕拾,跌宕起伏不动声色,线条枯荣浓淡。那些旧事里多少惆怅一笔点过,写下过去种种与现实种种,是思绪博物馆也有内心的不舍与追忆。
记事是实,冥想则虚。我看重王亚的记事更看重她的冥想,那些冥想充盈五月茶园的青草气,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神游杂思。徘徊在一篇篇茶文章里,行文自然是恬静的,甚至带几分柔波旖旎,绿意盎然。
王亚将庸碌的生活写得达观诗意,平常的凡俗灿若云霞,茶香缭绕。那些人生风雅片段,让人赏心悦目。俗是甜的,雅却有苦意,王亚在苦中嚼出丝丝甜味。《吃茶见诗》有两部分《营闲事》《茶烟起》,走笔行文仙气清气茶气雅气一以贯之,这样的书写是坐在尘埃里举在掌心之花。
王亚写茶说酒谈诗论词,轻松好看,摇曳出春茶般绿色。笔触深时,世情苍茫、人性浮光时隐时现,浅浅描绘那些诗酒风流,无挂,无碍,不泯,不灭,空明得很。王亚写文章,会用闲笔,看似随记,实有深意。《煮茶如药》中这么荡开一记:
冬夜里几碗胡椒茶喝下去,汗珠也沁出来了,暖暖的,浑身通泰。后来,外婆过世后便好多年不喝了。去年回家,偶然念起胡椒茶,母亲便煮给我吃,不知是哪个程序不对,还是茶与胡椒的问题,全然不是那个味道。或者,我只是念那些坐在灶边煮茶的夜晚吧。外婆走了,茶慌病总不得根治。
这样的文字,让人心痛。忽然觉得文章无非两款,一款有情,一款无情。有情时,洪波汹涌,无情时,云淡风轻。王亚写作,即便云淡风轻,也有个人情绪的影子若无其事地粘附在文字背后。这影子是影影绰绰的,像烛台照壁画,一灯如豆下掩映着明明灭灭的心影踪迹。
和光同尘是境界,幽兰满怀也是境界。烹菜煮饭是人生一味,《吃茶见诗》也是人生一味。吃茶见诗,杨柳依依。吃茶见诗,雨雪霏霏。吃茶见诗,不知老之将至,不管老之将至。
(胡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