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十八大以来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与显著成效

摘  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应对国内国际各种风险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建设海洋强国,党和国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现代化海军体系,高度重视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海洋经济呈高质量发展态势,海洋科技在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海洋军事实力显著提升,碧海银滩、美丽中国正逐步成为现实,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逐步深化,海洋事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海洋强国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经济  海洋科技

【中图分类号】D460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多次发表讲话论述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实践意义等内容。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战略步伐,海洋地位稳步上升,海洋事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建设海洋强国的必要性

国内海洋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关于海洋事业的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全民族对海洋事业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建设海洋强国迎来了战略机遇期。第一,陆域压力减少。中国陆域面积广阔,邻国众多,边界问题复杂。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致力于解决边界划分问题,已陆续与周边12个国家签署了边界协议,大陆边疆局势稳定。稳定的陆地环境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安全的内部环境和更多的战略资源。第二,我国海洋资源蕴藏丰富。我国海岸线绵长,海域国土面积广阔,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蕴藏丰富。第三,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基础好。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沿海地区为经济特区,再到设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以及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等一系列沿海城市,从点到线到面的发展方式促进沿海地区经济迅速腾飞。中国沿海地区的开放和兴起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良好示范。

当前建设海洋强国也面临一系列挑战。第一,海洋困境日益增多。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阻碍着海洋强国的建设步伐,例如只抓经济不抓生态的观念根深蒂固,海洋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海洋灾难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海上治安问题突出,偷渡、海盗等现象时有发生。第二,海洋科技水平有待提高。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海洋事业起步较晚,海洋科技水平提升空间较大。在海洋事业发展前期,政府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内陆建设与发展中,海洋科研事业、海洋科技人才等方面投入不足。第三,海洋经济尚不发达。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低。且我国在发展海洋事业时,粗放式经济造成部分海洋资源枯竭,海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国际海洋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世界潮流的发展进程中,各国之间的合作意识不断加强,但同时因资源竞争、海洋利益等问题,摩擦与冲突并存,世界海洋局势日趋紧张。

在国际海洋形势带来的机遇方面,首先,海洋地位逐渐上升。作为资源“聚宝盆”,海洋为全人类提供新的物质;海洋运输、海洋产业等形成的海洋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海军力量的增长使各国军事实力不断提升,国家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其次,海洋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海洋合作共识逐渐达成。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政治交流、经贸合作、军事合作、生态合作不断加强,传统海洋观逐渐被摒弃。这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掌握发展主动权带来了良好机遇。

当前国际海洋形势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海洋权益受到威胁。我国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面积辽阔,海洋资源丰富。这就导致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海洋争端层出不穷,例如与菲律宾的南海仲裁案,与日本的钓鱼岛事件等,一些国家或披着法律的外衣,或以历史为借口,不断侵犯着我国海洋权益,致使我国海洋局势紧张。第二,海洋资源争夺激烈。海洋资源作为全人类共同的资源,《联合国海洋公约法》制定了专门的开采制度。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海洋大国利用技术优势,加速对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渔业资源的开采,世界海洋局势进入紧张的状态。第三,海上交通争夺激烈。进入新世纪以来,海上交通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海上运输航线,对各国经济和军事都有着重要影响。据估测,包括直布罗陀海峡在内的7大海洋通道将会陷入世界级争夺当中。[1]海上交通的激烈争夺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十八大以来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

立足全局,不断加强顶层设计

党和国家从建设海洋强国的全局出发,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使海洋强国战略更加系统化、法制化、科学化。国务院于2012年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7年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21年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对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总体规划;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先后颁布《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2015年颁布《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2016年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落实,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指导,有利于全面应对海洋强国建设中出现的危机与挑战。

以海富国,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海洋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方面缓解了陆地经济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产生。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支持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海洋经济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首先重视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相比于传统海洋业,新兴海洋产业具有技术水平高、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有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不断提高海洋科研能力,为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注入活力。其次以海洋旅游业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大力宣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吸引国内国外游客,促进当地消费增长。以海南为例,依据自身区位优势和自由贸易港政策红利,海南省从提升度假产品质量、推进近海休闲旅游、发展远海观光旅游、发展邮轮游艇旅游四方面提升海洋旅游产业。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对海洋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采,海洋资源枯竭、海洋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转变海洋资源开发方式,推动海洋经济向更环保、更经济、更高质量转变。以渔业资源为例,作为我国传统海洋产业,沿海地区许多居民以捕鱼为生,但由于过度捕捞,近海地区鱼类数量逐渐减少,渔业资源枯竭。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压缩近海捕捞、发展远洋捕捞、主攻海水养殖”[2]的方针,同时向生产链和销售链延伸,注重产品加工,拓宽销售渠道,从而提高渔业资源开发率与利用率。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2019年交通运输部联合其他九个部门出台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在《意见》的指导下,我国不断加大对港口的投资力度,着力打造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的世界一流港口;将海洋科技融入港口发展中,推进港口现代化建设;以港口为运输中心,集结海运、河运、铁路、公路、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发挥综合枢纽的作用,为发展海洋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以海强国,加强海军建设和科研创新

建设现代化海军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一流海军必须“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3]。首先是坚持政治建军,用科学理论武装海军战士们的头脑,深入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打造素质过硬的海上劲旅。其次是改革强军,将战斗力与信息化相融合。战斗力是军队建设的根本标准,提高海军战斗力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随着世界形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海军要以打赢信息化海战为目标,不断提升综合作战能力。再次是科技兴军,我国不断提高海洋科技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海军作战力量。2019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下水,2020年我国055型海军驱逐舰加入中国海军,标志着我国海军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最后是依法治军,建立一套成熟规范的海军治理法规体系,确保海军听党指挥,作风优良,稳步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注重科技创新。第一,打造海洋战略科研平台。为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中的科学技术瓶颈,我国在2015年开始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山东设立国家实验室,在沿海各地设立重点实验室。第二,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不断整合海洋专业相关的高校,培养一批海洋科技创新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联合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人才选拔、聘用制度,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吸引科技人才为建设海洋强国服务。第三,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国内国际人才交流,吸引优秀人才投入到科研事业中。

人海和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4]实践证明,重视经济而忽视海洋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不可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海洋经济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

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我国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近海海域污染严重,海水中石油类化合物、重金属超标严重;海洋产业的发展和海水受到的污染导致海洋生物锐减;海洋工程项目开发、各类污水排水导致海洋生态保护区被破坏。针对海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2014年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关于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通报制度的意见》《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赔偿办法》,明确指出应对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实行通报批评和问责。国务院于2016年颁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要将科技创新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这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也使海洋强国建设步入了新阶段。

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世界各国不是被海洋孤立起来,而是被海洋连接了起来。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携手共同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我国以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引领,积极融入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体系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共同参与的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5]

合作共赢,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既能造福于人类,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解决人类能源危机、扩展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引发了资源抢夺、海洋争端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各国之间的摩擦。而产生冲突与摩擦的原因在于各国的“利己主义”观念,为了谋求本国发展不惜牺牲他国利益。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的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念,谋求合作共赢且互利双赢的发展局面,以此推动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目前国际海洋秩序正面临失衡的危险,为打造互利共赢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各国之间交流合作、平等协商,以和为贵、包容并蓄,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符合世界发展趋势与人类共同价值,对于促进全球海洋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不断深化与沿线国家在海洋、科技、环保、港口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完善相关合作机制。例如,我国与东盟成员国建立了海洋合作中心、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框架,形成海事磋商机制等。同时,我国与沿线国家不断深入人文合作领域,互派留学生、举办海洋艺术节、海洋论坛等大型交流活动,推动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另外,中国始终秉持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动向沿线国家提供新冠疫苗援助,分享脱贫经验,并通过建设扶贫项目,帮助沿线国家提高发展水平。

十八大以来建设海洋强国的显著成效

海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通过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海洋开发方式转变等多种措施,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自身海洋经济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改革成效显著,海洋生态经济以点带面、协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海洋经济呈高质量发展态势。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经济的总产值从2012年的5008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0010亿元;2012年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3%、45.9%和48.8%;2020年海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 4.9%、33.4%和 61.7%。我国在稳固发展海洋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支持海洋旅游产业等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第一、第二产业占比稳步下降,第三产业占比稳步上升,产业结构改革显著。

海洋生态经济建成规模。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打造碧海银滩,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海洋的步伐,还人们碧水蓝天。首先,我国已建立24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了环渤海经济带、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为代表的现代化海洋产业集群,为其他地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起到巨大的示范性作用。其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论述的指导下,我国在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污染防治等工作中取得突破,海水水质明显提升,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缩小,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

海洋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海洋科研成果不断增加,海洋科研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科技人才数量不断增加,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都有重大突破。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海洋领域共有1个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2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0余个部属重点实验室,拥有海洋科研机构近200个;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年增长近5%;每年完成海洋科研课题近2万项;每年海洋科研机构发表科技论文超过1.7万篇,出版海洋科技著作350多种,拥有发明专利总数超过2万件。[6]海洋科研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自主研发一批新型海洋仪器设备。在海洋科研体系的支撑下,中国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海洋探测和海洋资源开发仪器设备,促进了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在深水钻井方面,2017年中国第二艘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首个海上移动式试采平台“海洋石油162”相继试验成功;在海洋科考装备方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不断突破深潜记录,“海斗一号”刷新了我国无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创下了我国水下滑翔机的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在海洋工程方面,2017年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建成通车,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也已成功首飞。另外,在海洋药物研究领域、信息自动化领域、海洋能利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海洋综合实力的提升,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海洋军事实力显著提升

海洋军队建设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海洋军事实力显著提高,一系列国之重器的研发试用彰显了我国海上力量,更好地维护了我国国土安全和人民安康。

海军装备逐渐丰富。海洋科技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海洋军事的发展。2012年,我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辽宁号”航母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2019年,中国首艘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三亚举行了交付海军入列仪式;新型海上驱逐舰、护卫舰也相继下海。我国一系列国之重器的研发与制造,使我国海底、海空、海上的军事装备力量不断增强。另外,我国海军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海军人员素质不断增强,海上力量日益强大。

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在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上,必须听党指挥,坚持党的领导。中国海军是人民的军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党的指挥与领导下,我国研发了一系列海军装备,海军力量显著增强;极地科考、深海探测等科研活动取得巨大突破;海军逐渐向远洋化、配套化、信息化发展,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稳步实施。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以海为媒介将各国结成命运共同体,共同承担起海洋责任,携手应对威胁与挑战。在中国的倡导和践行下,海洋命运共同体深入人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取得显著成效。

与沿线国家打造合作共赢新局面。古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合作,曾是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今中国发展需求和世界海洋形势,在2013年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对于中国自身而言是深化对外开放的新体现,是我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新渠道;对于世界而言,不仅造福于沿线国家和人民,还将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时正式提出后,逐渐涵盖四大洋,与全球200多个国家、600多个港口建立联系,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中国根据沿线国家的发展意愿,不断推进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探索新的合作发展机制,加强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交流,吸引了更多国家参与其中,为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健康、和谐、共赢的海洋世界而努力奋斗。

【本文作者是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硕士研究生李江博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1]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和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2]《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第213页。

[3]《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第1版。

[4]曲青山等:《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中央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72页。

[5]张丛林、焦佩锋:《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优化路径》,《人民论坛》,2021年第19期,第85-87页。

[6]刘明:《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国海洋科技新进展》,《中国海洋报》,2019年5月14日,第2版。

责编:程静静/美编:石 玉

Important Measures and Notable Results in Building China into

a Strong Maritime Country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Du Junhua

Abstract:  At a new starting point in history, the report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China into a strong maritime country”, for the purpose of coping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isks and challenges and seizing th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goal,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bearing in mind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devoted to developing the marine economy, building a modern naval system, supporting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tecting th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ng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a strong maritime country, China’s marine economy is developing with high quality,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mad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many aspects, military maritime power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vision of a blue sea and a beautiful China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reality,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the sea has been furthered, and the marine cause has ushered in the best development period in history.

Keywords: a strong maritime country;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the sea; the marine economy;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责任编辑:程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