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需要”是创造“真业绩”的出发点,用以评判现实工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群众感受”则是衡量工作是否落地、是否真正解决问题和矛盾以及评判业绩好坏的落脚点,二者都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但在参考目的和实施顺序中有显著差异,领导干部要辩证把握人民需要和群众感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力戒虚功、务求实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能力素养和务实的实践业绩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接好班,创造政绩可观、人民满意的共赢格局。
【关键词】领导干部 政绩观 真业绩 党性 人民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在理想信念、为民造福、真抓实干、担当和斗争精神等方面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养作出了一系列具体化的要求。其中,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当下应当着重展开思考和审视的重要议题,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新形势下,“真抓实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和表态。领导干部必须正确理解“真业绩”的现实内涵和“真出业绩”的评判标准,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力戒虚功、务求实效。同时必须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个人建设,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能力素养和务实的实践业绩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接好班,创造政绩可观、人民满意的共赢格局,接续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真业绩”是做出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好事实事
步入新征程,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已成为领导干部接续奋斗的起始目标。领导干部要创造“真”业绩,就必须考察民之所需、倾听民之所盼,从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好事、实事入手,在为民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同时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政绩观,警惕虚假业绩的各类形式,防范不正之风的侵蚀,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效性。
第一,以人民需要作为创造“真业绩”的出发点。“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谋划推进工作,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做到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根本上体察人民需要,才能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防止脱离人民、偏离人民、背离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真正的业绩”。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不变、不忘的初心。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要走好、走实新时代民族复兴的长征路上的每一步,就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切实把人民需要作为创造“真业绩”的出发点,考察民之所需、倾听民之所盼,并以此作为奋斗目标,付诸行动和努力。“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由全国各族人民无数的小梦想滴注、凝结而成的。领导干部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从根本上认识“大梦”与“小梦”之间的辩证统一,始终铭记为民造福才是最大政绩,在为民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第二,警惕重“形”不重“效”的虚假业绩。“真业绩”的对立面就在于假业绩、虚业绩、空业绩。业绩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造出来的,要警惕虚假业绩背后重“形”不重“效”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内瓤,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领导干部要做到“真抓”,必须原原本本学习、逐条逐段领悟党和国家的长期战略部署,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效性;领导干部要做到“实干”,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精准思维统筹“国之大者”与“日常小事”,从人民群众当下的意愿与诉求出发,根据现实情况全面考虑合适对策,以己度人、立说立行、紧抓快办。领导干部能否创造新业绩、真业绩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追求业绩是志存高远、勤勉笃行的表现。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在日常工作中防止“四风”问题的迷惑与侵蚀,将“真业绩”的标准始终铭记于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先进的理论武装和务实的实践业绩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接好班。
“真出业绩”的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好口碑
“人民需要”是创造“真业绩”的出发点,用以评判现实工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群众感受”则是衡量工作是否落地、是否真正解决问题和矛盾以及评判业绩好坏的落脚点,二者都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但在参考目的和实施顺序中有显著差异,领导干部要辩证把握人民需要和群众感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这段论述证实了人民群众才是领导干部实际工作的阅卷人,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
其一,把群众感受作为评价业绩好坏的落脚点。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出业绩”的实现路径就在于,既要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做人民所需要的好事实事;还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无论是短期工作还是长期工作,都强调要从实际出发,阶段性稳步推进,随时顾及地方实际、倾听群众意愿,防止迷失方向和脱离实际,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则会背离初心使命,陷入不正之风的泥淖,成为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负能量和绊脚石。例如有些干部在表态、造势上挖空心思;个别干部一味地铺摊子、上项目而漠视现实,大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还有些干部只浮于表面,置隐患和后遗症于不顾。诸如此类的现象和问题,“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领导干部必须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不在个人功名上过分计较,而是不但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把握做“显功”和“潜功”之间的辩证关系,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和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其二,人民群众才是判定是否“真出业绩”的阅卷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厘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历史发展的铁律表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任何政党倘若脱离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工作。正所谓“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才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现实工作转化为人心的力量,党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雷厉风行、尽心尽责,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同时也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既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真出业绩、出真业绩”的影响要素和对策思考
面对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现实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研判影响领导干部“真出业绩、出真业绩”的主客观因素。真本领和硬实力是开创业绩的先决条件,领导干部必须锤炼好党性,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甘于“无我”,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底色;保证能力素质过硬,胜任复杂形势下的领导工作;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培养全面、系统、辩证的思维格局,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以技术赋能改进工作方法,保证工作水平与时俱进。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领导干部要通过靶向施策、精准落实来不断提高个人能力素养,成为接续奋斗新征程的先锋力量。
一是自觉锤炼党性,保证政绩观不偏移、不错位。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真业绩”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好事实事,而“真出业绩”的评判标准是群众感受,要看人民心中那杆秤的分量。因此,政绩观是人民观的反映,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也是由党性修养所主导的作风建设。倘若党性薄弱,就难免会在作风上出问题、在政绩观上出差错。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政治历练、自觉锤炼党性,保证政绩观不错位。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守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理想信念、初心使命转化成锐意进取、开创业绩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必须严守党的纪律,时刻绷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必须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担当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迈入新征程,领导干部要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以人民情怀滋养政绩观,以公仆意识践行政绩观,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真干实干、干出业绩。
二是甘于“无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业绩是干出来的,艰苦奋斗是真抓实干出业绩的基本前提。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在艰苦奋斗精神的引领下,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我们在建党百年之际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回望历史、整顿信心、蓄势待发;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顺利举办北京冬奥会更是向全世界展现了百年大党的执政风貌,中国故事正逐渐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国力日渐强盛的态势下,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由于没有亲身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般艰苦的革命环境和生活条件,容易受到享乐主义的影响,逐步丧失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领导干部必须谨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领导干部和时代新人决不能满足和停留于现状,真干、实干才能创造新征程的真业绩。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克敌制胜、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领导干部要在新征程中创造业绩,就要涵养“无我”境界,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戒骄戒躁、无私无畏;就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在锐意进取中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
三是保证能力素质过硬,胜任复杂形势复杂任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在当前“两个大局”的背景之下,各式各样的风险挑战层出不穷,艰巨繁重的任务难题日益增多。对接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将党的新部署、新要求落实到工作中时,必然会遇到新问题与新挑战。领导干部倘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忽视个人能力建设,不能适应形势、任务、制度、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变化,将难以胜任复杂形势和复杂任务,也就难以真抓实干、创造业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关键是要虚心用心,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切忌主观臆断、不懂装懂。”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领导干部必须以坚实的理论素养为基础,切实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要及时感知时代的动态发展,立足本职、坚持学习、提升自我,在专业领域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在重构、完善、升级个人能力体系的过程中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是提高战略眼光,培养全面、系统、辩证的思维格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要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就必须提高绘蓝图、谋发展的战略眼光,响应党中央对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培养全面、系统、辩证的思维格局,将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自如。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由表及里透视事物的本质,培养驾驭全局、把握先机、谋定而动的战略高度和全局眼光;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培养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树立辩证思维,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把握好“务实”与“务虚”“显绩”与“潜绩”“大梦”与“小梦”“无我”与“有我”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抓重点、找关键、谋周全的问题意识和工作态度;要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培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管理和落实能力;要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谋求源动力,培养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的创新意识和进取信念;要把握底线思维,在高质量发展中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培养防范风险、化解危机的忧患意识和应变能力;要涵养精准思维,解决问题时要“把准脉”“开准方”,培养精准分析的决策能力和靶向施策的落实能力。可以看到,领导干部对思维方法的有效运用同自身能力建设和工作水准息息相关,是真抓实干、开创业绩所需要的真本领和硬实力。
五是改进工作方法,保证工作水平的与时俱进。创造业绩要讲究工作落实的成效。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注重“成”,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愿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也要提高“效”,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同时,领导干部要警惕对原有工作路径的惯性依赖,要在正常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开创新路,提高工作效率。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正逐渐融入领导和管理工作的空间,并为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赋能,使一些烦琐的工作问题在智能化政务空间中得到解决。比如,已有基层党组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采用数字化平台打破了基层党组织之间的横向联系壁垒,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再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对基层治理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得出科学结论,促使基层治理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的转变。在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技术手段不断革新的情势下,领导干部要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就必须抓住时代机遇,使工作方法在技术赋能的前提下更加科学,使工作水平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博导,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培尧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
②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
责编/邓楚韵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