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卓越贡献

编者按: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卓越贡献,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进程中展现的伟大真理力量和伟大人格力量,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王一彪7月在《人民论坛》刊发署名文章,分别从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的卓越贡献,推荐阅读!

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卓越贡献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 王一彪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卓越贡献,对于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加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从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和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百年奋斗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纵览百年党史,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接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思想理论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尊重价值规律,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出并坚持“两个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是对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指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理论价值和创造性意义。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显著特征,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牢牢把握“两个结合”这一重大论断的内涵和方法论要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交出优异答卷。

从全方位推动新时代一系列变革性伟大实践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创性突破性贡献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回答,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原创性突破性贡献。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伟大进程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而对新时代作出具体阐述,即“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论断,对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阶段、阶段性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正是紧紧抓住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紧紧抓住这个变与不变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核心内容,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理论创新的关键所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基础上,《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作出进一步概括,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更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卓越贡献。

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原创性标志性成果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这些重要成果不仅体现为《决议》进一步概括的“十个明确”,还体现在《决议》系统总结的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上。《决议》第四部分用相当篇幅,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共13个方面,分领域进行了详细阐述和系统总结。每个方面在简要铺垫历史背景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概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的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既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取得的,又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的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也必将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从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独创性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强调“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空前高度,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中华文化沃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时代风采。

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一,是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的理论基石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6月28日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党首次把文化自信提升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并列的高度加以强调。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并特别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深层更全面的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更高境界。文化自信的提出,不仅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文化底蕴,而且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文化特色、强大文化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无论道路、理论还是制度都必须以文化为支撑,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亿万人民所理解和接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正是新时代推进“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有机结合,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特别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丰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及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实践的中国精神,也必将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丰厚的文化沃土、思想资源、精神滋养。总书记系统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的结合;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结合;总书记系统阐述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的结合;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天下一家”“天下大同”理念的结合;总书记反复强调树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合。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推进“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和最新成果,既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又保持着鲜明而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贡献,又使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在新时代获得新突破新升华。

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两个结合”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根基,唯有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和丰富发展;唯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展现蓬勃生机与时代魅力。早在2014年2月24日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后又多次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积极推动有关方面深入挖掘阐发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构建中国文化基因理念体系、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从敦煌莫高窟到大同云冈石窟,从福州三坊七巷到广州永庆坊、北京老胡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北京首都博物馆、陕西西安市博物院、安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等多个场合都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再到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总书记特别强调“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国际舞台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拓展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文化路径,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文化自信。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球性世界性贡献

《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为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作出深刻理论阐释,对共同应对全球性重大问题提出治理倡议,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就是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全球性世界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系统阐述了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5个鲜明特征,强调“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联系起来,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让人们更清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主席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站在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方案,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从写入双多边合作文件到载入联合国多项决议,从列为国际论坛主题到成为各国学者研究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随着时代脉动而丰富完善,凝聚起广泛国际共识,展现出强大感召力。从阐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到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再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中华文明传统,着眼于全人类福祉,日益融入当下国际合作实践,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和人民领袖,在新时代外交大舞台上展现出世界级领导人的风采与魅力,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推进元首外交,树立新时代中国形象,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指明方向、贡献力量;亲自部署推动重大主场外交,在亚信峰会、APEC领导人会议、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进博会、冬奥会等一系列多边外交舞台上,阐明中国主张、发出中国声音,充分展现大国领袖的风采与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41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69国,在国内出席和主持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接待来访的国际政要数百位,总是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话语,与各位贵宾共叙友情,其真挚情感、周到礼数、非凡气度、感人细节,无不让人如沐春风。习近平主席不仅与许多外国领导人建立友谊,受到各国领导人钦佩,还特别注重民间友好交流,得到众多普通民众点赞。总之,习近平主席作为大国领袖、世界级领导人,以其宽广胸怀、坦率真诚、从容亲和、坚毅沉着、超凡智慧,赢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赞誉。

从倡导和践行知行合一理论品格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示范性引领性贡献

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知行观的简明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客观具体实际,对知行合一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既强调加强理论学习,又极力崇尚实践躬行,大力倡导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创立和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的高度统一,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示范性引领性贡献。

在提倡领导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和推进理论创新中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力量《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作出深刻阐释,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新进“两委”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之后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等多个场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多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等。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而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当代中国得到充分检验,人民性和实践性在当代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开放性和时代性在当代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以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为民情怀、顽强的意志品质、卓越的领导艺术、崇高的精神风范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伟大人格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为民情怀、顽强的意志品质、卓越的领导艺术、崇高的精神风范,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伟大人格力量。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夙夜在公、以身许党,日理万机、治国理政,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生动诠释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我们要自觉向总书记学习,坚定向总书记看齐,进一步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感悟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中更加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卓越贡献,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进程中展现的伟大真理力量和伟大人格力量,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坚定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中华“复兴”号巨轮就有掌舵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们党就能够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极其复杂的形势面前,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成功应对风险挑战,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一定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牢牢把握“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坚定走好“五个必由之路”,矢志不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7月上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