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泛知识”学习的利弊得失

【摘要】“泛知识”学习是随着互联网和知识网络化而兴起的新型学习模式,其并不是传统专业知识学习模式的替代品,而是补充品。“泛知识”学习具有学习内容DIY、学习场景交叉套叠、体现本体价值的学习观位置突显、纵向与横向知识流交织等新特点。在认识“泛知识”学习的利弊得失时,应该看到其让学习者体会到更多自由、更大成就感、更强公平感,同时亦在暗暗滋生出焦虑与倦怠、分裂知与行等问题。

【关键词】泛知识学习 互联网时代 知识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已达4.77亿人,预计2022年将突破5亿;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675.0亿元,较2015年增长约42倍,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800亿元。但迄今为止,“泛知识”一词尚未由业界渗透至学界。“泛知识付费”中的“泛知识”与学界自2016年以来热议的“知识付费”中的“知识”更接近。业界将“知识付费”概念迭代至“泛知识付费”的原因大概在于,仅从字面上看,“知识付费”自古有之,如交学费(古代叫束脩)、交培训费、购买图书等,但近几年热议的“知识付费”是指随着互联网而新兴的网络知识付费。如此便可看出,“知识付费”一词中的“知识”二字范围过宽,故有必要找到一个更准确的词汇代替之。“泛知识”(或“轻知识”)一词便脱颖而出。鉴于“泛知识”概念迄今并无准确界定,我们不妨先以大众传媒时代的“专业知识”为参照系,厘清“泛知识”的基本特征。

大众媒介时代的“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时代的“泛知识”

知识一词太过宏大,人们只能像盲人摸象一样,抓住其中一个侧面,视其为知识。戴维·温伯格从众说纷纭的“知识”定义中概括出了知识所具有的三个共同特点:知识是信条的子集;知识是由我们有理由去相信的信条而构成的;知识由大量的真理构成。知识虽具有这些内在的共同特征,但由于在不同媒介背景下,人类确认“信条”的方式、对“真理”的理解等存在差异,“知识”又会幻化出多个“分身”。“泛知识”便是知识在“去中心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互联网语境中所呈现的一个“分身”。在保有“知识”基本特征的同时,“泛知识”相较大众媒体时代的“专业知识”,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泛”这一特征(见表1):

知识生产者泛化。大众媒介时代,知识主要由有资质、可信赖的科学家、教授、专家等专业人士生产。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者则泛化至连结到网络中的所有节点——不管这个节点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生产者的泛化也模糊了知识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界限。

知识传播者泛化。大众媒介时代,大规模知识传播主要由期刊社、出版社、学校等专业机构执行。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播者则泛化至网络中所有节点——不管这个节点是机构还是个人。

知识产品筛选机制泛化。大众媒介时代,论文、著作等知识产品需要经过专业编辑的层层筛选过滤,才能呈现到世人面前,供世人学习,并允许世人在此基础上添砖加瓦,以求将“知识殿堂”建造得更宏伟高大。而在互联网时代,对知识的筛选过滤权转移到网络中每个节点上。网络节点的每一次关注、转发、点赞、停留等均会被算法捕捉到,作为对知识产品筛选排序的依据。

知识生成机制泛化。大众媒介时代,知识多由专业人士通过有组织的协作、传承而生成,而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可以借助“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产生。典型案例包括一群“星系动物园”的志愿者们发现了“绿色豌豆”星系等。

知识量泛化。大众媒介时代,知识展示与存储的空间只局限于实体书刊、音像制品等。受纸张、光盘等有形载体规模所限,大量知识因无法被记载留存而处于“不存在”状态。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无边无际,几乎容纳得下所有自认为是知识的“知识”。知识量泛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众”知识丰富了原有的知识品类。互联网时代,由于“长尾效应”的存在,即使是非常小众的知识也可以获得足够多的感兴趣者,并被方便地触达,成为“活”知识。二是原本被封闭于局部的知识资源被“互联网”释放出来,可以便捷地实现“跨空间”流动,平等地呈现在用户面前。

作为新型学习模式的“泛知识”学习有何特征

“泛知识”供给侧的蓬勃发展可视为需求侧——“泛知识”学习——兴起的现实“映像”。“泛知识”学习是指个人基于自身需求、借助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各种资源,自行安排学习场景与内容的新型学习类型,也可称为“泛知识”消费。粗略地看,与传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相比,“泛知识”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学习内容“DIY”。传统专业知识学习的知识体系由权威专家审定,而“泛知识”学习内容则由学习者自己选择组合。并且,“泛知识”学习者选择内容的依据主要是网络各节点所贡献的点赞、关注、转发等。

学习场景千变万化、相互嵌套且可自由切换。场景(context)指“一种由媒介信息所营造的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传统知识学习场景较单一,常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表在教室、书房等相对安静且具有仪式感的固定场所进行。而“泛知识”学习的场景千变万化,既可以是人潮涌动的早高峰地铁,也可以是临睡前的卧室;既可以是工作间隙求得的清静,也可以是独自晚餐时的陪伴。“泛知识”学习的场景常交叉嵌套,如在打开“泛知识”学习页面的同时,挂着社交软件,开着音乐播放窗口等。“泛知识”学习者在各种场景下的学习均可随时随地开始、随时随地结束,切换自如。

体现本体价值的学习观位置突出。学习具有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两种取向,前者以获得某种资格认证为最终目的,后者则以提升自己的潜能为最终追求。前者将人视为社会生产过程中与各种技术技艺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投入;后者则将人视为需要不断在各种可能性中完成探索以求得成长与完善的本体。虽然无论是在专业知识学习或是在“泛知识”学习中,体现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的两种学习观均有所体现,但总体来看,专业知识学习倾向于体现出更强烈的工具价值取向,而泛知识学习则体现出更浓郁的本体价值取向。

横向学习与纵向学习交织。“泛知识”学习的内容不仅来自“讲者”向学习者的纵向知识流动,而且还来自学习者之间的横向知识流动。传统的专业知识学习虽亦存在横向知识流动,但无论从频次还是从范围来看均较微弱。而在“泛知识”学习中,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弹幕发声,用自己所掌握的零星知识补充纵向知识流中缺失的信息。

“泛知识”学习兴起的原因分析

在技术层面,互联网媒介进一步扩展了人类在诸多层面的自由度,奠定了泛知识学习的技术基础。“泛知识”学习因互联网而生、随互联网而兴,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技术,沿袭着从石刻泥板和莎草纸时代以来媒介更新迭代的基本逻辑——扩大人类的自由度。“自由度”可以理解为人类免于或突破某种限制的程度和范畴。相较大众媒介,互联网所带来的时间层面、空间层面、场景层面及身份层面自由度的扩展,为“泛知识”学习提供条件。

在供给侧层面,“泛知识”供给充沛。其一,“泛知识”产业链较为完备,商业模式清晰多元,收益分配向生产者倾斜,可持续稳定地供给产品。从产业链看,“泛知识”产业链主要由内容提供方、服务支撑体系、泛知识付费平台、第三方支持工具、硬件设备、支付平台、传播渠道等组成,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泛知识”供给生态。从商业模式看,“泛知识”产业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直接付费、会员、打赏、问答咨询、道具、广告等。除广告外,其他几种均直接来自用户端,形成了用户对“泛知识”产品的直接评价反馈体系。从利益分配机制看,“泛知识”平台在与内容生产者分配收益时,一般会向后者倾斜,可有效激励生产者的积极性。

其二,在政策与算法双重引导下,泛知识产品取代“吃播”等前“风口”产品,成为当今主流。从政策监管层面看,一方面,短视频刚刚兴起时大量涌现的“吃播”“卖丑”“无厘头”等内容受到日趋严格的监管,逐渐销声匿迹;另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门通过评选数字出版精品项目等活动,大力鼓励、引导企业生产高质量“泛知识”产品。此外,企业为响应政策号召,也通过赋予“泛知识”产品优先推荐权重等举措,提高“泛知识”产品的可见度。上述政策与算法的双重引导使“泛知识”成为当今互联网的产品“担当”。

在需求侧层面,“泛知识”学习需求旺盛。其一,知识快速迭代激发用户“泛知识”学习意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发现,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而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如此迅速的知识迭代让年轻人常感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再加上就业压力、职业压力所引起的焦虑与内卷,终身学习、即用即学成为大势所趋。“泛知识”学习恰好可以满足人们紧跟知识更新步伐、快速充电的需要。

其二,闲暇增多为用户“泛知识”学习提供了时间保障。从整个人类发展史角度看,技术通过提升人类劳动效率,确保人类在不降低甚至是不断提升既有物质生活条件的前提下,可以缩减工作时间,获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虽然目前互联网大厂有996的抱怨,但总体来看,从10小时工作制到8小时工作制、从单休日到双休日均表明人类闲暇趋于增多。这为人类在更大程度上摆脱工作规训,回归“人”本,尝试各种新知识,习得各种新技能提供了时间保障。

其三,互联网新职业激发“泛知识”学习的功能性需要。互联网在冲击某些传统职业的同时,还带来网络主播、网络游戏开发等众多新职业类型。但与已纳入学校专业教育体系的职业不同,互联网催生的这些新型职业所要求的知识体系还未成型,还未来得及纳入学校专业教育清单,未来从业者难以借助专业知识学习获得从事此类新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只能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泛知识”学习实现从事互联网新职业的功能性需要。

其四,网红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激起人们“泛知识”学习的热情。借助一代代互联网技术所提供的风口,“混子哥”等“普通人”成功逆袭为头部顶流,他们的“传奇”故事为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成为部分人“泛知识”学习的内在推动力。

全面辩证地认识“泛知识”学习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将“知识”存在的基本样貌由书籍转为“网络”,将专业知识学习扩展为“泛知识”学习。

“泛知识”学习所带来的较积极的影响在于:个性化所带来的“自由”。传统专业知识学习与工业时代强调的“标准化”相一致,倡导用标准化的知识体系、通过标准化的流程与学习节奏、塑造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标准人才。“泛知识”学习则打破了这种标准化设置,学习内容、学习场景、学习节奏均掌握在学习者自己手中。学习者可在如原始森林般层次多样的“泛知识”产品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并利用时间碎片完成学习。

参与所带来的成就感。在“泛知识”学习中,学习者不是线性关系中身处下位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网络关系中的一个节点,其会在从A节点获取知识的同时,用B节点去验证、用C节点去补充,同时亦会输出自己的知识。在“泛知识”学习中,没有高高在上的“教师爷”,有的是可对话交流甚至调侃的众多节点中的一员。与传统专业知识学习相比,“泛知识”学习者在智识与情感上的这种高参与度便于其体验到更大的成就感。

资源配置相对均衡带来学习公平的可能性。客观来看,在互联网可连接之处,排除支付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泛知识”学习者不管身为高校学子、公司白领还是无业游民,不管是青春少年、中年骨干还是耳顺老者,不管是身处穷乡僻壤、四线城镇还是繁华都市,可接触到的网络学习资源均是相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知识被垄断在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局限,促进了提升学习公平的可能性。

当然,泛知识学习可能带来的偏中性/消极的影响也颇值得关注。这里所说的偏中性/消极的影响更大程度上体现在方法论层面,而非本体论层面。也就是其并非缘于“泛知识”学习自身,而是源于“泛知识”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与技能。

心理信息过载可能引发焦虑与倦怠。一方面,海量“泛知识”存在本身就会给学习者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引发知识焦虑。庞大的关注与收藏列表、无暇顾及的“泛知识”课程表等均为知识焦虑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网络上的“泛知识”以超链接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学习者的体验是无止境地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明确休止符的缺失容易让“泛知识”学习者产生“以有涯随无涯,殆也”之感。

学习场景嵌套错杂可能改变注意力配置模式,进而重塑人类思考方式。专业知识学习往往会有明确的学习场景。这个场景中的空间布局、周遭人的状态以及自己的心理感受等均有利于个人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内容。而在“泛知识”学习中,学习场景嵌套错杂,进退无缝转换,“泛知识”学习者常处于多任务处理状态,投注特定学习内容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中断分岔至其他链接,或线上线下其他行动事项。“泛知识”学习注意力在网络中游弋的状态很可能会将人们的思考方式由“长形式的深度思考”重塑为“网络式的流动思考”。

轻松娱乐取向有可能导致知与思、行的分裂。虽然从理论上看,“泛知识”学习资源像原始森林般层次多样,品种丰富,可以满足人们娱乐、资讯与思考等多种学习取向的需要。但是从现实来看,“泛知识”产品中的顶流仍是能满足“最大公约数”需求的通俗之作,“泛知识”学习仍以娱乐与资讯获取为主。学习者往往满足于“知道”,止步于“思考”,更不会付诸实践。电视时代的“沙发土豆”变成了互联网时代“行走的半瓶醋”。

“泛知识”学习有可能会加剧数字鸿沟。“泛知识”学习可能从三个方面加剧数字鸿沟:一是接入鸿沟。虽然目前互联网覆盖的地域范围已很宽广,但仍不排除有些地方无法顺畅接入互联网。“泛知识”学习有可能拉大互联网接入区域与互联网未接入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二是经济鸿沟。“泛知识”学习并非全部免费,高质量的“泛知识”产品往往需要付费。“泛知识”学习有可能加剧“付得起”者与“付不起”者间的数字鸿沟。三是使用能力鸿沟。即使是面对同样的“泛知识”资源,学习者的好奇心有大小之别、对知识严谨性的要求有高低之分,对芜杂知识的辨识力有强弱之差,此等差异造成“泛知识”学习效果不一。

在互联网时代,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喜不喜欢,“泛知识”学习都将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持续存在并不断升级换代。“泛知识”学习作为新生事物,还会继续受到人们的品评。我们在评价“泛知识”学习的利弊得失时,需要警惕固有认知所产生的“锚定效应”,避免将传统专业知识学习模式当作人类学习知识的理想模板,避免以其来裁定“泛知识”学习的短长。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美]戴维·温伯格著,胡泳译:《知识的边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②丘永萍:《知识付费市场广阔 银行服务及时跟进》,《中国城乡金融报》,2021年7月26日。

③[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责编/李丹妮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