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路径探析

【摘要】当前是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关键时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政治引领;必须坚持人民立场,突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效果导向;必须发挥主体力量,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新时代文明实践 高质量发展 困境 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2019年10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试点工作进入深化拓展、提质增效的新阶段。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2022年底前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目标任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入全面铺开、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江西师范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调研组先后赴江西省寻乌县等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展开细致调查。调查显示,2018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理论传播更加深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村风民风更加醇厚、乡村治理更为有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存在“泛化”和“窄化”两种认识倾向,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农村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这个框架中,还有些基层干部从本地自身的工作条件出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有意无意地“窄化”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定位。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没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导致有些活动表面上开展火热,实际上群众反馈效果一般。三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品牌化、精准化水平亟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专业志愿组织难以下沉以及农村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有限,文明实践活动特色品牌较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特色文化而形成的活动品牌亟待挖掘,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缺乏影响力、吸引力。四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可持续开展有难度,虽然各地在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上有一些创新举措,但这些创新属于点片式的创新,是局限于某一个地方或某类特定活动开展方面的创新,缺乏将“点片式创新”成果整合起来的“集成式创新”,未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总体性创新格局,同时,文明实践的工作合力尚未形成,各部门单位在基层的阵地、人员和业务资源依然不沟通、不共享,导致“资源孤岛”,造成“富饶的贫困”。为此,必须抓住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找到最核心、最有效的举措,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政治引领

首先,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要任务。必须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真招实招传播科学理论,理论宣讲内容突出“实”、方式突出“活”、语言突出“鲜”,让群众在情理交融中接受真理、在潜移默化中凝心聚力,真正打破思想理论传播心理、学理、道理上的“最后一公里”。在宣讲内容上,精准对接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从讲理论、讲政策延伸到讲党恩、讲文化、讲法治、讲道德、讲技术,提升理论传播实效性。在宣讲阵地上,开展多方式的宣讲,从站所内的固定讲堂拓展到田间地头的流动讲堂,拓展到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宣传矩阵,突出受众的主体性,提升理论传播的吸引力。在宣讲主体上,充分发挥农村中党员、妇女、退休干部、农村能手、文艺爱好者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乡土人才队伍的作用,引导群众从身边人、身边事来看成就、看发展、看变化,激发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对政策理论宣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让党的方针政策走入寻常百姓家。

其次,坚持党建引领和文明实践融合发展。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面增强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能力,融合基层党建阵地、平台、队伍等资源,推动文明实践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文明创建、巩固党执政基础整体推进,促进资金使用集约化、硬件设施共享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功能作用综合化,把蕴藏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建设美好生活的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最后,要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聚焦发挥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人员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培训机制,分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深化其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并为此项工作的推进做好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工作准备,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坚持人民立场,突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效果导向

首先,精准结合地方实际,确保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更接地气。各地要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和潜力,因地制宜,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尤其要在立足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和本土传统文化资源上下功夫、做文章。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要集中力量培育形成传统文化类活动品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在传承红色基因上做文章,形成红色文化类活动的品牌影响力;民间文化活跃的地方,要在乡土特色文化活动上发力,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精准对接群众实际需求,确保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更具活力。紧扣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抓落实,将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乡村振兴和文化生活等群众关心关切结合起来,为群众送政策、送科技、送技能、送文化,做到思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以文明实践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的内在热情,引导群众感党恩、跟党走,坚定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

最后,精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确保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更有温度。聚焦“理论学习有盲点”群体的实际困难,借助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传统优势,将“线上”优质资源实现“线下”传播,有效延伸了理论学习的触角。聚焦农村空巢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实际困难,深入开展学习帮教、生产帮忙、困难帮扶等各类关爱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幸福加码,增强群众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挥主体力量,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一方面,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通过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带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一是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干部工作队伍。借鉴江西省设立党建宣传员的做法,建立一支扎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专职队伍,在业务培训、工作待遇、职业发展空间方面予以完善,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二是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要建立更加完善规范的志愿者礼遇办法,同时对于契合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政府应当优先列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鼓励和激励城市志愿服务组织下沉乡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三是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乡土人才队伍。农村中党员、妇女、退休干部、农村能手、文艺爱好者等是重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乡土人才队伍,要发挥他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作用。还要注重吸纳普通群众,鼓励更多的普通群众加入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文明实践共同体。

另一方面,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孵化培育,重点打造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凝聚群众。建立专业人才数据库,通过系统培训、量化考核、星级评定、志愿服务信用管理等措施,提升志愿者专业化水平,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朝着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供给。要把疫情防控中志愿服务下沉到村(组)、到户到人的做法固定下来,借助“点单派单”等现代服务方式,前期入户走访搜集群众所需,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细化服务内容,制定涵盖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科学普及、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清单”,后期整合需求统一“派单”,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体制机制

首先,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县级党委要承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把中心建设有机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统筹协调组织、宣传、统战、农业农村、文化等部门系统的阵地资源,整合现有基层党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涉农惠民项目等活动项目,统筹党政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专职工作人员、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党员群众、公益人士等队伍资源,各个部门、各种队伍、各种渠道围绕共同主题向农村基层聚焦发力,形成倍增效应。

其次,健全多元资金投入文明实践的保障机制。加强县级财政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支持力度,将文明实践工作经费列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足额保障站点建设、活动经费和人员经费。建立多元资金筹集机制,积极发动商会、企业、外出乡贤和爱心人士的力量,拓宽资金保障渠道。例如,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由县财政每年划拨一笔经费作为基金的基本保障,同时向企业、乡贤人士、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文明实践项目资金募集,打造文明实践基金“蓄水池”。

最后,严格文明实践的考核监督机制。各地要严格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监督考核,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作为县(市、区)的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考核体系,以考促评、以评促建,引导各地积极稳妥、富有成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作者为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导,江西师范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

责编/韩拓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