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对粮食生产,我一直都很关注,基层调研时也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
“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
“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
从东北“粮仓”到黄土高原,从鱼米之乡到巴山蜀水,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粮食安全,关心农业企业。深入田间地头,细察庄稼长势,跨越山水的足迹,凝聚了总书记对于“中国饭碗”的深情牵挂。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谆谆告诫,化为“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的扎实行动。这十年,广大农业企业牢记殷殷嘱托,心怀“国之大者”,深耕广袤沃野,努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探路农业现代化。这十年,广大农业企业带动千家万户,推动粮食产业提档升级,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稳稳当当的“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权。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于安思危,道出粮食安全举足轻重的分量。
三江奔涌,沃野延绵,良田纵横。成长于黑土地的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年粮食产量可满足1.6亿城乡居民一年的口粮供应。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现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考察调研。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一望无垠,总书记走进稻田,拿起一把稻穗,看稻粒、观成色。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北大荒发生了沧桑巨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非常鼓舞信心、鼓舞斗志。”
在现场聆听的农场农机手陆向导心潮澎湃:“总书记是打心底里关心粮食,关心咱这黑土地!”
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大家伙儿牢记心间,铆足劲头种好粮。陆向导说:“咋样种地效率高,咋样能增产,我们全身心钻研。如今天上有卫星、地上有‘铁牛’,‘云’里还跑着大数据,黑土地劲儿更足,粮食产量更稳。”
“牢记嘱托,强责任、稳面积、提产能、保供应,让北大荒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大粮仓’。”北大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目前北大荒集团每年粮食调出量稳定在400亿斤以上,75年来已累计为国家交售1万亿斤商品粮。
端稳“中国饭碗”,农业企业责无旁贷。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农业企业牢记嘱托,发挥专业优势、找准角色定位,履行社会责任,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勇于创新,争做科技种粮的生力军。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今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海南南繁基地的光和热,孕育一粒粒新种子。“总书记的勉励,为我们育出更多中国种子注入了强劲信心。”每到南繁季,中国中化下属先正达集团育种专家张鹏就像候鸟一样,准时出现在田头,“团队种植育种材料两万余份,测配组合5000多个,创制3000多份育种新材料,就是为了找绿色优质水稻品种。”2021年先正达集团选育优良品种180个。
“我们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让中国粮用上中国种。”作为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任,李晓辉和同事们深耕在种源研发、良种繁育等领域,累计推广优质水稻面积达3100万亩,水稻的平均单产由原来不足400公斤提高到620公斤。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实施藏粮于技的重要力量。广大农业企业瞄准种子繁育、新品推广、农艺改进等关键环节,开展攻关,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1%。
敢于担当,争做耕地保护的探路者。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藏粮于地,大国粮仓根基不断夯实。
“立体种养,绿色循环,让土壤吃上‘营养餐’,地力得到恢复。”中农创达(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阳介绍,“我们在有机固废膜式堆肥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碳固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新技术可实现亩均化肥减量10%以上,粮食亩产提升5%至10%。”
恢复黑土肥力、改良盐碱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处处都有农业企业的身影。瞄准短板弱项发力,保护好耕地生态,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稻田里,绿浪翻腾,禾苗茁壮。
“靠农机,咱不仅会种地,更‘慧’种地。有订单,种下去就知道能卖出好价钱,如今种地更有奔头。”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水稻种植户张景会感慨,“粮食收得多、快、好,这几年连着增收。”
三室一厅的新家,宽敞亮堂,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合影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每每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七星农场考察时的场景,张景会都倍感温暖与振奋,“俺向总书记报告,自家大米有了品牌,销路挺不错。总书记点了点头,说挺好。”
“跟着农场干,种地管得好,就连地里每平方米挖多少穴、每个穴里插多少秧都有指导。”从2018年9月至今,张景会的品牌大米销量翻了番。
大国小农,“谁来种地”“地怎么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把脉定向。
“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广大小农户走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农业企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发挥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让广大农民真正挑上“金扁担”。
龙头引领,联农带农力度大。
作为农业“国家队”,农垦企业纷纷行动。“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统一收割,带着农民闯市场,60多万亩耕地每年直接增收1.3亿多元。”安徽农垦龙亢农场有关负责人马振辉说。
“和北大荒签订托管协议,耕种收都有大农机,咱当上了‘甩手掌柜’。”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镇前进村村民张振东说。北大荒集团在黑龙江省组建10家区域农服中心,2021年对周边农村的土地托管1080万亩次,为农民节本增收6.4亿元。
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截至2021年底,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9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59家。
利益联结,惠农富农实打实。
“新粮上市,我们每天收购量保持在400吨左右,收购价达1.55元上下。”山东省嘉祥县鑫源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取亮说,“企业小麦年加工能力13万吨,发展订单麦2万多亩,带动种植大户30多个。”
订单粮食、土地托管……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牵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农户参与,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形成7000多个产业化联合体。
把“大粮仓”打造成“大厨房”
“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
告别“有没有”的烦恼,又遇“好不好”的挑战。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既要保数量,也要保质量,粮食生产面临新挑战。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
产自黑土地的大米带着稻香走进千家万户。一颗颗大豆变身豆油、豆粉等产品,摆上超市货架。“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的工作指明方向。”王守聪表示。北大荒集团调优品种、提升品质、塑造品牌,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让更多的“原字号”变成“新字号”。
“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
“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
一次次考察调研,一次次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江南北,一座座“粮仓”探索向“厨房”转型。广大农业企业盯着市场促转型,种加销环环相扣,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有效供给跟上来,现代农业发展快起来,新动能强起来。
提升品质,供给更丰富。
蓼兰小麦,籽粒饱满,色泽光亮。“新品种亩产连续3年过800公斤。”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元江介绍,“我们将良种繁育与品种示范相结合,带动30多个村庄5000多户农民种上优质小麦,收购价高出市场10%。”
优品种、提品质,优质粮食工程深入实施,目前,全国已遴选236个“中国好粮油”产品,直接带动增加优质粮食逾5000万吨。
延链强链,田间连车间。
“一年消化约11万吨面粉,约6万吨糯米粉,约2万吨糯米,研发生产500多个品种,居民餐桌更丰富了。”思念食品首席执行官王鹏说。如今,1/3的方便面、3/5的汤圆产自河南。
放眼全国,2020年,粮食产业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万亿元。产业强、粮食安,粮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稳产与增收互促共进,促进了国家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擦亮品牌,市场更广阔。
“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擦亮‘鱼台大米’区域公用品牌,让好米卖上好价钱。”山东省鱼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兴华介绍。目前,县里发展优质特色大米种植2.65万亩。
越来越多优质的粮油品牌走上居民餐桌,不断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十四五”时期,全国将形成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粮食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粮油品牌,优质粮食增加量年均增长10%以上。
广袤田野生机勃发,农业企业奋勇前行。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大农业企业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端稳中国饭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