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多措并举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在缩小“三大差距”任务要求下,充分利用欠发达地区、乡村地区的生态优势,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打通“两山”转化路径,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对缩小区域差距与城乡差距,对推动共同富裕有着重要作用。
“两山”转化路径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两山”理念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理论效能,根本原因在于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出发,以科学理念回应时代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满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求。
从理论维度看,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指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两山”理念深刻揭示了自然力是生产力的最根本因素,本质上蕴含的是自然力与生产力两者关系的辩证统一。一方面,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从“两山”理念到共同富裕遵循了从自然力、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演进逻辑,体现了从顺应尊重自然力、科学提高生产力、合理变革生产关系的认识升华,彰显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密切协同的内在关联。
从价值维度看,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是为了通过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生态产品、创造更多生态价值,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生态共享。另一方面,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为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此外,绿水青山作为典型的公共福利,可最大限度地体现共同富裕的“共”性要求。从根本上说,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与推动共同富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实践维度看,拓宽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一方面,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仅追求物质层面的富足,其内涵和形式还向着追求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不断扩展。另一方面,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有助于通过绿色发展更好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拓宽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两山”理念指引下的生态资源路径转化
“两山”转化路径的关键在于促进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也就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在推进共同富裕实践过程中,需要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探索构建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生态资源路径转化成果得到共享。
构建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核心要义就是从制度层面破解“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瓶颈制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一方面,加快构建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政策体系,探索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模式,规范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引导乡村生态资源科学、有序、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持续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三变”“三社”融合发展改革,最大限度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同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水平,确保低收入群体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掉队。
实现不同区域生态资源价值互补。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系统由于存在边界模糊、权属不清等问题,无法清晰界定“谁拥有、谁确权、谁评估、谁受益”,势必影响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首先,挖掘不同区域生态资源价值,加大生态资源补偿、碳交易、地票交易等制度建设,探索创新生态要素分配制度。其次,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对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实施生态补偿,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不同地区之间生态补偿促进生态功能区发展权和环境权相平衡。再次,健全“先富带后富”的制度设计,强化东西部等结对帮扶,支持鼓励先富地区社会资本进入生态资源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带动“绿水青山”拥有地的居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好增收致富。
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推动“两山”转化路径,既为现代化建设找准了着力点,也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找到了生态路径。一方面,健全生态价值实现促进行业均衡发展的机制,带动各行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另一方面,着力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难题,探索碳汇交易、生态银行、共生增值等市场化路径,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智慧农业、智慧环保等新兴产业,支持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形成生态资源产业化经营与产业发展绿色化转型的良性造血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如何畅通“两山”转化路径促进共同富裕
以生态价值转换来促进共同富裕关键要学好用好“两山”理念,既要保护好美的“绿水青山”,又要做大“金山银山”;既要处理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又要协调推进生态要素和生产要素系统整合,让“两山”理念成为实现共享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充分依托优势生态资源,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立足“绿水青山”的资源环境优势来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打造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产业良性发展,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发挥“绿水青山”在价值和财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业链条短,生态产品开发的深度有待延伸、广度尚需拓展,产业形态多元化须进一步探索。也就是说,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必须培育以“绿水青山”为基础、转化增值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
大力提升生态要素的经济价值。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视角出发,其重要方向是推进生态要素理论实现新突破。一方面,最好的生态优势和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农村,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富集优势,以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盘活生态资源,通过培育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来实现生态价值的共享,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用好“生态+数字+文化”的多维手段,加强数字技术在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中的应用,降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拓展数字技术融合新场景,促进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以技术赋能、文化铸魂等多种方式促进产业链转型和价值链升级,从而使生态价值更多地转化为经济价值。
以生态本底推动绿色金融普惠铺就共同富裕之路。近年来,国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取得重要成效,创新实践模式也不断涌现。一方面,通过直接市场交易的方式,对集体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进行市场交易实现其生态价值。此外,还有将资源化整为零的“生态银行”方式,引入金融资本和专业化运营机构,接续发展有关生态产业。也就是说,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丰盈的财富基础,创造财富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路径。另一方面,除通过生态产权交易外,由政府主导,通过纵向生态补偿、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以及政府购买生态服务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保护性价值补偿,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实现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