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首张“门头沟水文化遗产导览图”开启京西水文化之旅

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务局立足“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体系,对涉区水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摸底走访调查,并搭建起了第一张《门头沟水文化遗产导览图》。经初步排查,走访全区30余处水文化遗产站点,其中既有三家店的龙王庙,表现了人们对水的敬畏和珍惜之情;又有潭柘寺千年的龙潭泉,流淌着婉转动人的故事传说,寄托着人们现实的缺憾和对生活的期盼;更有丁家滩摩崖石刻,写尽与水患不屈不挠的斗争,展现了门头沟区人民在治水之路乃至发展之路上的坚实脚印、无边智慧和一往无前的决心……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不仅是润泽古今的水脉,更是传承历史的文脉。永定河和所有的大江大河一样,承担起哺育两岸的使命。追溯北京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其形成和发展与永定河息息相关。七百多公里的永定河水把最美的“身段”留给了门头沟,百里山峡铺展碧波画卷,其厚重的文化也随河水下渗滋养了这片土地。

要像传承“大运河文脉”一样,传承保护利用好“永定河文脉”,注重文脉传承、绿色发展,以水串联多节点文化脉络,以水培育多功能环水沟域经济,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为门头沟水网建设增添一张文化网。以“文脉悠远、绿色发展、幸福宜居”为目标,实现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文化带的“两带贯通”,围绕“水、产、城、人、文”五位一体,实现以水润城、依水成景、借景兴文、以文带产、以产富民。

2021年,永定河生态补水使断流25年的河水再次实现全线通水入海,永定河治理的规划和发展予历史以未来。永定河的城龙灌渠成为门头沟新城规划“五横三纵”水系连通格局的中心枢纽,承载着增强城市韧性、打造灌渠历史文化的重任。奔涌的河水有效回补地下水源、实现“藏水于地”,同时通过两区三线,上下互馈,涵养京西水源。随着时代的变迁,永定河被赋予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意义并未被削弱,而是在历史涤荡中留下越来越重的痕迹,实现其“无定”到“永定”的华丽转身。

下一步,门头沟区持续推进水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助力恢复水文化遗产历史功能,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交织的自然风光。融合水文化遗产承载的革命文化红色之美和山水自然的绿色之美,推动水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扩大品牌效应,实现“水文化遗产+”新业态,建成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绿色生态的产业经济带,打通掣肘农村发展的瓶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依托水生态网络,水文化融合,以东方式对山水的眷恋联结新城发展,让山水无界,将城市功能、山水意境和历史文脉相结合,构建以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魅力之城,打造大气磅礴、底蕴深厚的山水画卷,绘就“紫气东来门头沟”。(门头沟区水务局)

[责任编辑: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