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各高校陆续开启2022年度秋季新学期。随着新生报到潮的来临,如何前置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在青年学生迈入象牙塔之初切实发挥好思政大课指引方向、明确目标,提振信心、激发斗志的作用,已经成为检验高校入学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能不能讲好入学教育这堂生动实在的思政大课,既体现了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能力水平,也展现了高校办学治校的现实业绩,更显现了高校历史底蕴和人本关怀的时代价值。
入学教育要坚持鲜明的实践导向。对各高校而言,入学教育看起来是一项常规工作,但却常做常新,要以“事事放心不下,时时挂念在心”的状态,认真对待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诉求,自觉将思政育人关口前移到学生中间,坚持“实”的导向,压实“严”的要求,在入学报到、宿舍分配、班级建设、宿舍管理、教学安排、生活服务、疫情防控等方面周密部署、细心安排,贴心服务、精心引导,不搞“一刀切”,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共性解决,对于个性和特殊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在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从制度设计到决策执行各层面尽最大可能便利于学生,展现高校教师“大先生”的爱心、耐心和智慧,用真心真情帮助学生及早转换角色定位,尽快融入大学生活,良好适应学习状态。对于学习生活或思想情绪存在困难或者波动的学生,第一时间介入干预,用好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心理咨询、人际关爱、家校联动等不同渠道,帮助他们调适状态,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入学教育要谋划科学的资源平台。入学教育这堂思政大课,应该成为涵盖高校党政管理者、专兼职教师、行政管理干部、离退休老同志等不同人员的“协奏曲”。除了常规的入学教育动作,各高校要结合办学定位和特色,在自选动作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以整合资源平台为抓手,搭建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创新型入学教育体系。一是要有大师资体系作支撑。探索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积极聘请党政领导、科学家、老同志、先进模范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为青年学生解决思想“总开关”问题,为讲好讲深乃至讲透思政大道理提供不同学科及阅历视野下的多重路径。二是要有数字化资源作支撑。高校思政教育要紧跟数字化发展新趋势,自觉把数字化、信息化作为“第一号工程”,在建设完善教学素材库的同时,探索建立校内网络思政自主学习交互平台,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积极研发相关应用APP,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微电影、动漫、音乐等形式,丰富思政育人“云上课堂”的内容载体。三是要有实践平台作支撑。入学教育要办得好,应该主动贴近历史、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不同主题,通过参与迎新报到志愿服务,观看主题展览,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高校乡村振兴联系点等不同形式,真正在学生心底埋下“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一粒种子。
入学教育要衔接后续的育人目标。入学教育不是孤立静止的一次性行为,各高校要主动衔接后续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连片成林的作用,为青年学生不负美好青春、矢志强国有我提供不竭的精神原动力。一是要打通流转藩篱,畅通融合渠道。入学思政教育的成果,包括案例、图片、视频、课程材料要及时总结研究,对于学生入学之初反映出来的一般问题加以分析,在后续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环节予以解决,对于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应及时纳入入学教育内容,让思政大课各要素在不同环节自由流转。二是要为建设高质量思政课打好基础。万事开头难。入学教育这堂思政课讲得好,出彩了,能够极大提振教师的信心,也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思政课、上好思政课的热情,为高质量思政课建设打下基础。此外,除了开展好入学教育,各高校后续还要扎实做好思政课程群建设,思政课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等各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唯其如此,入学教育这粒种子播撒好了,才会迎来枝繁叶茂,瓜果累累的丰收。(作者:敖锦标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