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 “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支持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本次“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活动主题同该通知要求高度契合,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
稳中求进,稳字当头,要求我们的发展在追求快速的基础上还要保证高质量平稳运行。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要注重发展内容的协调性,现代化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互联网金融技术等各行各领域齐头并进,补齐短板,彻底解决“卡脖子”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考如何积极发挥政府、企业和员工的主体责任,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是我们需要攻破的关键课题。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我为本次能够参与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调研实践活动感到十分荣幸。
本次研学之旅开始之前,通过提前了解和学习关于内蒙古经济新发展和新动态,在调研途中认真记录和考察呼包鄂各市每一站目的地经济产业的不同优势领域及其侧重点,做到了实践与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度结合。正是源于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发挥地区优势、产业合理布局,真正做到了贯彻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化生产的新发展理念,我们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才得以取得今天骄人的成绩。
赛科星集团质检室的研究人员在工作(人民论坛网 曲统昱 摄)
调研期间,我们先后在呼和浩特市走访了蒙草集团、赛科兴繁育生物技术、伊利智慧健康谷,实地参观了呼和浩特市辖属的和林格尔县产业集群;包头市包钢产业园区、北奔集团以及G7数字陆港等产业园;鄂尔多斯新能源智慧陆港、远景现代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以及国家首个零碳产业园等。其中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东数西算”的大数据新发展模式以及“人才创新谷”落户北方重镇,敏锐地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高度重视数字人才的储备与能力提升,它的落地实施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可持续发展和打造零碳产业的发展希望。
包钢集团生产的钢轨(人民论坛网 曲统昱 摄)
此外,在包头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包头钢铁工业园区,当我亲眼看到一条条火热的钢铁通过轧钢工人的劳动从炼钢炉生产线上出品的场景,我联想到了学校思政课堂所谈到的工匠精神,每名普普通通的一线生产工人都是极具组织纪律性和匠心精神的创造者。正如高级技术工程师赵军同志所说的,那些深处一线岗位的轧钢工人兢兢业业扎根基层,传承着老一辈钢铁人血液里的那份红色基因,他们为共同的炼钢事业而不懈奋斗,为包头钢铁产业乃至全国钢铁事业默默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我看来,这正是榜样的力量,是每一名奋斗在自身岗位的工作者在平凡中铸就的伟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扎根基层深入开展业务工作才能真正得到历练与收获。包钢的发展更是中华儿女守望相助的缩影和时代见证。这样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也正是一代又一代普通基层工作者真抓实干奋斗出来的。
实践证明,思政课堂上的理论根基都融汇着大量身边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大思政课”建设首先应该践行的是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善用身边的实践资源,学习理论,走进实践,回归理论。“大思政课”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启迪心智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只有拥有了坚实的思想根基,才能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大思政课就是要致力于通过“传道受业解惑”,在人的内心深处宣传正向、积极、源源不断的能量,用深沉的情感和动人的情怀不断感染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只有掌握和理解大思政课的精髓,才能在思想上得到收获和深化。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追求。(作者: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