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大思政课 | 走进湖南革命老区,解锁富民密码

大思政课(1)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区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大力改善交通状况,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特色旅游和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实现地区全面脱贫,稳健迈向乡村振兴。

为切身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的崭新面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年暑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景行班团支部湘鄂渝黔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湖南吉首、凤凰、张家界三市,开展了“我们这十年,老区看新貌”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社会实践,落实南开大学“师生四同”育人模式,共看革命老区的深刻变化。

实践队员在十八洞村前合影

走进“红色土地”,感受老区新天地

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创造了湘西苗寨千年发展史上的奇迹。实践队前往花垣县十八洞村,参观了十八洞村的脱贫纪念馆,用双眼与双脚切实感受十八洞村的“新面貌”;探访非遗技艺苗绣,观赏这一饱含传统韵味的手艺同现代元素相结合后释放出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村民对于当地发展的切实感悟与自身想法。随后,队员采访了十八洞村的团支部书记施康,记录下了一位一心回归家乡、扎根山村、艰苦奋斗的年轻书记的动人模样。十八洞村的脱贫成果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曾经的红土地也重新焕发蓬勃生机。

实践队员参观十八洞村的脱贫纪念馆

走进“绿色田野”,解密富民新密码

黄合村于2016年实现脱贫,2017年和其他两个村合并为黄合社区。社区目前引进招商黄金茶、猕猴桃等,其黄桃基地的地理环境优越,黄桃质量佳,“黄桃节”、网络销售是其主要销售模式。实践队前往凤凰县,深入到阿拉营镇黄合乡,通过村支书的介绍和在当地最大的猕猴桃基地进行走访参观,实践队员了解到,猕猴桃销售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猕猴桃基地负责人在介绍中也特别强调了科技在产业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他所承包的猕猴桃地已全部采用新技术,通过品种改良、嫁接栽培的猕猴桃质量提高、产量增加,利润也比以往丰厚不少。同时,他还提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技术,没有一定的情怀和伙伴来搞的话,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只有团结农民形成规模型的整体建设,才能更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黄合社区的猕猴桃产业成功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指导其他村的生产以提高产量,每年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培训人数总共累计上千人。这是科技赋能的重要体现,也是能人农业、能人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走访猕猴桃基地,采访负责人

走进“红色历史”,回溯初心汇聚新能量

一座座英雄丰碑就是绵延不绝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红色地标更是新时代的“精神密码”。在张家界市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实践队员一行重温入党誓词,朗诵《沁园春·长沙》,向革命烈士三鞠躬,感悟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与爱国热情,回忆革命先烈为党的革命事业浴血奋战的光辉岁月。实践队员通过祭扫烈士陵园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这些无名烈士为国捐躯,用热血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之歌。革命的火炬燃烧至今,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长征的精神,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样的精神给个人以信仰、予国家以力量。回溯历史,不是为了活在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当下,为了更好地奔向未来。

实践队成员一起缅怀革命先烈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了解湘鄂渝黔革命精神的内涵,切身感受革命老区在乡村治理、生活富裕、精神文明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实践队员管可心说:“在这一堂鲜活的思政大课中,我收获颇丰。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沉淀令我心生敬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老区与时俱进的蓬勃生机。”在这一堂思政大课中,实践队员不仅作为课堂的参与者,也通过vlog录制、红色歌曲录制、诗朗诵等丰富形式作为思政课堂的传播者与讲述者,让湘鄂渝黔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播,让红色老区的新面貌在新时代得以更好展现。(作者: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古乐雅 蒋昕冶)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