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的必修课程。新时代,新青年既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先进理论伟力,在实践中实现学思用的有机衔接。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组师生三人跟随“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实地走访相关产业基地与农业园区,了解其发展现状以及湖北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的新举措与新成效,在实践中上完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看丹江碧水北进,悟南水北调精神内蕴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枢纽,截至2022年7月22日,已累计向北方送水突破5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8500万。切实保证水质纯净,保护生态环境,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是当地居民践行南水北调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当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与关键环节。为保证水质达标,当地政府进行了排污整治等一系列精准方案与切实举措。“五河”(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官山河)共治,“一河一策”等治理方案,显著提升了当地水体自净能力,使丹江口水库水质始终保持在II类标准以上。站在如钢铁般坚实的丹江口大坝之上,深深感悟到建设之初当地居民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爱国情怀,以及丹江口人民以“守井人”的担当,捍卫生态环境护水尽责的时代佳话。
丹江口水库(人民论坛网 曲统昱 摄)
寻万亩茶园芬芳,见乡村振兴伟业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竹山县是茶树生长的沃土,是新时代竹山农人的绿色希望与绿色梦想。竹山县宝丰镇龙井村智慧农业项目是当地在脱贫攻坚时期结出的胜利果实,为当地接续开展乡村振兴新的伟大篇章奠定坚强产业基础与物质力量。当地以“十星级”系列创建活动促乡村“五大振兴”,在“智慧农业、农耕体验、教育研学”为一体的文农旅三产融合上取得丰硕成果,农智园、农耕园、农研园成体系的总体布局正在逐渐由梦想蓝图变为现实图景。走进蔬菜水果智慧温室大棚,一株株高产绿色的番茄苗在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持下正在茁壮成长,一条“政府+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经营培训模式正襄助这座千年古庄转变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先进示范区。
竹山县宝丰镇龙井村龙井生态产业园(人民论坛网 曲统昱 摄)
闻太和梅乡,践文化“双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的行动指南与实践遵循。各地所特有的传统民俗风俗是当地讲好地方故事,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浓重文化底色。竹山县文峰乡太和村梅花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生动实践,使得太和梅花谷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走进太和梅花谷,品一盏梅花香茗,可以领略其中所蕴含的秦巴腊梅文化底蕴。据介绍,以腊梅为主的护手霜、护肤乳、纯露等新产品正在逐渐在全国范围的大市场推广,梅花文化依托现代产业所打造的文创产品让全国更多人了解到太和梅花文化。推动文化“双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与丰富资源。太和梅花谷文旅、农旅产业协同发展的步伐,使如诗画般的文峰,真正做到了“梅”誉天下。
太和梅花谷文创产品(人民论坛网 曲统昱 摄)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中国青年是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是高谈阔论的清谈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亦重任在肩,只有胸怀“国之大者”的拼搏进取,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加广阔。这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既为我们深刻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了鲜活的案例,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以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把时代所赋予的人生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建江 杨可心 徐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