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于绍良在《中国网信》杂志2022年第5期发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已成为主流媒体在网络强国建设中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关于媒体融合发展、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近年来,人民日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不断加快媒体融合步伐,特别是在国际传播领域,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出一大批在海内外传播广、影响大的精品力作。
坚持内容为王,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人民日报坚持“内容为王”,将作品作为检验融合发展成效的主要标准,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
完成好首要任务,创新做好重点专题报道。人民日报把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报道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充分用好重点专题新闻协调机制,创新开展融合传播,在“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上下功夫,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大党大国领袖的卓越风范。2018年底以来,人民日报探索与国外主流大报开展专题合作,在习近平总书记出访、重大主场外交等关键时间节点,推出一系列包含扫二维码看视频等媒体融合产品的专版,让人民日报优质内容直达当地受众,迄今已累计与33个国家的52家媒体推出近500块专版,其中报网融合产品“微镜头”报道《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推出24小时内全网阅读量超过2000万、跟帖评论近2万条、点赞量达7.8万。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媒体品牌“学习小组”联合人民网推出“出卷·答卷·阅卷——时代之问,总书记这样回答”系列融媒体报道,系统回顾总书记对“时代之问”的精准把脉、清晰解答和周密部署,全网阅读量、播放量达2亿,境外媒体累计转引达330余篇次。2022年世界读书日,人民网12个外文语种网站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联动推出《与习近平一起读好书》融媒体策划,通过文字、海报、帖文、短视频、视频集等形式向海外读者推送,实现良好传播效果。
创新报道形式,全面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迎接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人民日报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多语种、全平台联动呈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精心制作系列微视频《中国24小时》,全景展示中国发展成就,被翻译成多个语种向海外传播,全球累计播放量超24亿次;人民网《城·事》融媒体系列节目以外籍专家体验走访城市为主要形式,推出融媒体产品160余篇/条,各语种总浏览量近5000万。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民日报策划制作各类新媒体产品数万件,总阅读量超783亿次,其中《热血出征》《武汉保卫战》《生死金银潭》等一大批感人至深的作品在海内外引发巨大反响。
主动设置议题,有力开展国际舆论引导。人民日报国际部推出16篇“政治操弄难掩美抗疫不力事实”系列“钟声”评论,并制作多语种融媒体作品,在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总阅读量超过1300万次。2022年3月,人民日报记者发现,美国私营监狱运营40年来,逐渐将国家惩教职能变为利润丰厚的生意,为了赚钱不顾一切,各类丑闻频发。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刊发“私营监狱黑幕暴露美式人权虚伪性”系列头条报道,同时推出《美国,你这是私营监狱还是“奴隶制”工厂?》等融媒体作品,在美国、坦桑尼亚、墨西哥等国家媒体上落地近70次。俄乌冲突爆发后,《环球时报》以“俄乌千年恩怨”“美国版生化危机”“掀开罩在美国脸上的一张张面具”为主题推出“深度认知”系列专版和融媒体报道,仅“掀开罩在美国脸上的一张张面具”系列全球阅读量累计达2.6亿,被包括英国广播公司、俄新社、半岛电视台等20国媒体转引转载超过50篇次。
2019年4月23日,北京,“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在人民日报社召开。
坚持精准传播,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人民日报主动适应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创新开展精准传播,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定制推送,常态化发出中国声音。人民日报自2015年开始开展外媒定制推送工作,通过与世界各国媒体开展内容合作,主动向外媒推送多元化、本地化的新闻产品,打破以往引用外媒或转载报道的局面,有效拓展了国际传播的内容和形式。7年多来,紧紧围绕领导人出访、主场外交、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等开展推送工作,涉及14个语种的上万件新闻产品已累计在120多个国家的1200多家媒体落地近12万次。
嵌入传播,大幅提升新闻触达率。人民日报探索通过在国外主流媒体网站、浏览器中开设嵌入式多语种专栏、专属新闻板块等,提升外宣效果和新闻触达率。近年来,分别在法新社日文新闻网、埃及《金字塔报》网站、墨西哥《改革报》网站等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上开设日文、阿文、西文专栏,迄今推出相应语种新闻产品均近2000件。
借助“外嘴”,展现中国形象亲和力。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推出“我在中国当大使”系列融媒体报道,以多国驻华大使的视角,讲述他们真实生动的在华经历。2019年上线至今,总阅读量超15亿次,获得超过500家海外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转载,形成矩阵式传播效应。
2021年7月1日,《环球时报》英文版建党百年专刊“思想者”高端访谈专版。
坚持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人民日报紧紧把握国际传播趋势和技术发展要求,努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整合资源,优化全媒体生产流程。人民日报在对外传播上充分发挥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中央厨房)枢纽作用,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让“一次采集、分类加工、多元生产、多渠道传播”的全媒体生产成为常态,做到“融策划”“融采编”“融传播”“融评价”,实现国际传播效果最大化。报社各部门的编辑记者跨部门组合、按项目制施工,组建成立45个融媒体工作室,成为全媒体新闻生产的“轻骑兵”。
全面布局,打造立体式传播格局。人民日报在推进媒体融合上起步早、发展快,主动布局海内外各类终端平台。当前,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已达18个,总粉丝数近1.24亿。《环球时报》英文版脸书账号粉丝规模跻身全球媒体前十名。在移动客户端方面,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海外用户占比达71.2%,人民日报海外版打造的海客新闻客户端境外用户占比达50%。人民网在原有9个外文语种基础上,2021年再增设意大利语等3个外文语种。积极开展媒体交流合作,“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成员增至99个国家的210家媒体,与24家外媒签署双边谅解合作备忘录。
技术护航,放大融合传播效应。人民日报始终保持对新技术的敏锐感知,强化对前沿技术的把握应用,为全媒体传播提供有力支撑,助力优质内容在海内外产生更大影响。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率先尝试运用“5G+VR”进行全景直播,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2021年全国两会,首次在重大报道中启用“智能创作机器人”,聚合5G智能采访、AI辅助创作、新闻追踪等多项新技术新功能,实现文字、语音、视频等素材自动匹配整合,通过新闻热点自动追踪,智能处理制作音视频。成立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探索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首批项目选择短视频和主流算法作为重点方向,进一步聚合技术驱动力。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人民日报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扩大地域、人群内容覆盖面,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