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大思政课 | 奔向海陆丰,感悟革命老区深刻变化

大思政课(1)

《奔向海陆丰》是徐向前元帅在20世纪50年代写下的回忆文章,其中生动记录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广东海丰县诞生时的情景,也让海丰县被外界所熟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海陆丰革命老区所在地广东省汕尾市依托海洋、山林生态优势,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改善发展环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换了新颜。

为切身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的深刻变化,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年暑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景行班团支部海陆丰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广东省广州、汕尾、汕头三市,开展了“我们这十年,老区看新貌”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社会实践,师生同行同研,在“第二课堂”中感悟革命老区深刻变化。

实践队员在新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支书合影

追寻红色记忆,感受历史伟力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海陆丰精神星火相传,是党的领导贯穿革命始终。实践队首站参观了广州农民讲习所纪念馆和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学习体悟广州近现代史上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和革命道路的兴起与发展,并通过对话当地民众,近距离感受红色历史文化的影响。接下来,实践队走进汕尾市澎湃故居和红宫红场,在《奔向海陆丰》红色歌曲中感悟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与爱国热情,也向改革开放以来投身海陆丰革命老区建设的先辈致以敬意。对红色革命历史的学习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何为“知来路、明去处”,心怀历史之火,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把握将来,走好未来复兴之路。

实践队队员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与参观学生对话

党建破解难题,筑牢治理根基

汕尾市海丰县新山村是广东省首批“红色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走进新山村的田间地头、乡里民居,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新山村的发展新貌。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山村成功的关键。村委书记吕湖泳说:“新山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变化为何如此之大,说到底,这离不开我们的基层党建。”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乡村振兴,新山村村委会通过走访调研、攻坚克难,提出“一个强化”“三个创新”措施。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在村里成立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建在网格上,支部书记与网格长“一肩挑”。同时,还深入开展市县机关干部“返乡走亲”、镇干部“驻村连心”、村干部“入网知心”和党员“联户交心”的“一亲三心”活动,并总结“三明三定”党建工作法,让党支部工作有规可循。

红旗引领新风,绘就幸福画卷

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治理中起着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建设完善后,新山村的经济、文化改造事业一改往日的滞塞,迅速步入正轨,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据村民介绍,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新山村近几年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教育,打造中小学红色研学基地,同时创新推行“党总支+村级经济联合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积极引导村民种植油粘米、果蔬等本地特色产品,因地制宜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村里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增长近7倍,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顺利完成了脱贫任务。

为满足村民需要,提高村民幸福感,新山村在村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良上也投入大量精力。新建成的村文化活动中心内设阅览室、活动间、会议室,全天候开放,为村民提供休憩空间。在基础设施改良过程中,新山村也通过厕所革命、雨污分流、人居环境整治等措施改变村容村貌,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村民内心,切实提升了生活便利性、乡村宜居性。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陆丰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学习体会了老区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也切身感受到了老区精神的生命力与感召力,看到了革命老区转型振兴的勃勃生机。不仅如此,借助新媒体和大数据,海陆丰实践队将实践过程进一步以视频、文字等形式展现,真正做到实践过、感悟过、升华过。队员们表示,新时代开展大思政课,就需要我们将小我与大我融合,将学校与社会相连,将理论与实践贯通,走访乡村、深耕基层,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将论文谱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作者: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刁卓尔 李佳彤)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