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企业党建 > 正文

中国海油:在蓝色国土上书写绿色画卷

【编者按】新时代实现新跨越,新征程取得新成就。近日,国资委网站开设“奋进新征程 央企这十年”系列报道,聚焦国资央企十年来在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成效,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时代的十年,中国海油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企业发展全局,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前所未有。

十年来,中国海油节能减排累计投入资金上百亿元,降碳、减污、扩绿协同推进,实施节能减排项目达1000余项;LNG(液化天然气)交易总额上亿吨,天然气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913万千瓦时,为美丽中国贡献清洁能源;大力实施“岸电入海”“绿电入海”,积极探索油气勘探开发与多种新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以实际行动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双重责任……

勃勃绿意向海而生,深耕“蓝色国土”的海油人永葆绿色情怀,编织绿色梦想,一份走在前列的绿色低碳“海油答卷”正徐徐展开。

在蓝色国土上建设绿色油田

去年3月,曹妃甸6-4油田的投产引起关注。该油田是我国海上“绿色油田”开发的新样板,在设计初期以关键设备国产化及绿色发展理念为主导,引入大量高质量国产设备和创新型环保设备实现减排增效。如首次应用海上油田再生水收集罐,可将生活污水回收,提升环保工作质量。

这一全新的绿色油田,是十年来中国海油积极迎接能源行业转型发展趋势,争当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和贡献者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中国海油对探井进行“绿色弃置”,裸眼含油气层段全封,避免油气上窜。

十年来,海上油气生产设施一直将环保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以“人人争当蓝色生态卫士”为自我行为准则,实现“设备无渗漏、平台无油污”的目标。

十年间,中国海油倡导“一切成本皆可降”,但在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建设中的投入并未减少,反而随着更多油气田的投产不断增加。仅渤海油田在2013年至2017年在环保费用的投入累计近70亿元。

中国海油坚持从源头上按绿色低碳理念推进海上油气田的开发工作,2018年至2020年大力实施了以实现生产污水“零排放”、追求井喷失控“零记录”、追求溢油污染“零事故”、加强海洋生态修复为目标的“渤海油田环保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于2020年底顺利完成,累计投入约67亿元。

在蓝色国土上书写绿色画卷,更多的是责任、探索和希冀。

清洁天然气汇通海陆能源大动脉

作为公认的优质高效、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天然气被认为是通往低碳世界的“重要桥梁”。中国海油在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同时,形成了海上天然气、陆地非常规气、海外LNG资源协同发展的低碳业务布局,为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在我国的消费拓展格局,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

十年来,中国海油坚定不移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一体化。加大海气开发力度,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LNG接收站、配气管网和储备能力建设,确保天然气储备能力稳步提升。

十年来,中国海油天然气储量规模不断扩大,南海东部海域已形成一个探明储量过千亿立方米的深水气田群。“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油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快产能建设,一个个深水气田陆续建成投产,不断加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气供应。

2021年,“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在南海投产,每年可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约30亿立方米,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1/4的民生用气需求。中国海油每年向粤港澳琼区域供应天然气超200亿立方米,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提升我国深海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年来,与海气同步发展的非常规天然气正在悄然绘就另一道“陆上能源桥”。

截至2021年底,中国海油陆上非常规板块获取矿权区块30个,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约2.5万亿立方米。

2021年初,山西临兴致密气田成功申报探明地质储量超1010亿立方米,成为中国海油陆上发现的首个致密气千亿方大气田。

十年来,一个个LNG储罐在悄然崛起。从上海、宁波到福建、深圳、珠海,由北而南共有储罐22个,接收规模近3000万吨,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进口LNG2.4亿吨。

如今,源源不断的海气和进口天然气通过海底管线、城市管网、槽车等多种方式输送进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南自贸区等经济区域,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用气提供清洁燃料,让经济蓬勃的同时生态环境更加和谐美好。

多样化新能源扬帆正起航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海油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海油党组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确定为“1534”总体发展思路的重点内容之一,明确提出要实现从传统油气向新能源跨越的转型目标,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生产和供给企业”的远景目标。

十年来,中国海油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精心运营7家天然气发电企业。截至2021年底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913万千瓦时,累计发电量超2500亿度,消纳天然气超500亿方,大大降低了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

积极探索和发展新能源是中国海油寻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经过“十四五”期间的探索和布局,中国海油新能源业务板块不断开拓进取,在海上风电、陆地风电、光伏发电、冷能利用等方面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新能源发展态势。2020年,中国海油首个集中式海上风力发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海油积极推进能源转型、践行绿色低碳战略迈出坚定步伐,为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贡献清洁能源。

坚持“风”“光”互补,清洁供能。今年1月底,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光伏电站在涠洲终端正式投运,平均每年可向涠洲油田群和涠洲岛居民提供绿色清洁电近520万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天然气发电相比,涠洲光伏电站每年可节省天然气172万立方米,截至5月底,已经累计发电量146万千瓦时,运营期内可实现碳减排85000吨。

今年年初,位于海南码头光伏发电一期项目建成并成功并网发电,每年可减少4115吨碳排放。目前正加快推进海南码头二期和东方终端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可再减少7500吨的碳排放。

“海上风光”之外,中国海油致力于择优发展陆地风光发电。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和府谷县的神府区块地处黄土高原,采取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互补的供能方式。

与世界同步,中国海油正在积极探索和发展CCUS技术。今年6月,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设备建造全部完成,并随同恩平15-1油田一起完成海上安装,今年内有望投产,预计高峰年封存量可达28万吨,累计封存量可超146万吨二氧化碳。

保护碧海蓝天,只有开始,没有尾声。2019年6月10日,中国海油发布《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2020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的绿色发展目标。2022年6月29日,中国海油发布《中国海油双碳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2028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全面开启绿色低碳转型新征程。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中国海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