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时代实现新跨越,新征程取得新成就。近日,国资委网站开设“奋进新征程 央企这十年”系列报道,聚焦国资央企十年来在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成效,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十八大以来,中国中检围绕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综合质量服务,在大宗商品贸易、交通运输、电子电器、新能源和绿色低碳、公共安全、农食产品、医疗和环境等领域提供一站式综合质量服务。十年间,中国中检坚定不移跟党走,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展示出牢记初心使命、不负伟大梦想、奋进伟大时代的光辉历程。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中检党委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精准对接党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党建工作要求,实施党建引领工程。自2021年7月开始,中国中检用三年时间,按照一年补短板强基础、两年抓巩固促提升、三年上水平塑品牌的总体安排,大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打造“党旗下的中检人”中检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国中检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提高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保障和促进作用。
中国中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职工,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强化中心组学习,开设中检大讲堂,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检习教育活动,开展中检风采等群众性特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两个进以贯之”,落实党建进章程、“三重一大”制度,确定各治理主体决策事项清单,把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结果同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经营业绩考核和绩效考核相衔接,与领导人员任免、薪酬、奖惩挂钩。用考核指挥棒促进各级党组织将党建责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
中国中检党委明确集团系统党建工作领导体制,理顺二级单位党的组织隶属关系。持续巩固全国国企党建会精神成果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先后制定实施了发展党员、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按期换届提醒督促、党员突击队等工作规范。开展支部达标活动,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开展大学习、大培训,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建工作培训班,提高党支部书记、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坚持政治标准,注重在生产经营一线和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建设智慧党建系统,用数字化助力党建提质增效。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中国中检基层党支部进入央企示范党支部行列,2个集体和4个个人分别获得国资委先进表彰。
中国中检党委始终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0年疫情防控关键时刻,25支党员突击队在机场、港口、码头、医院等防控一线开展消毒防疫,累计消毒面积超过1900多平方米,消毒国内外航班4000多架次、车辆近2万辆、船舶300多艘、邮件280多万件。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中国中检响应国资委党委号召,第一时间组建中检消杀应急先锋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奔赴上海支援抗疫。短短21天出动669人次,消杀总时长5200小时,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面积200余万平方米,以“零感染、零事故、高质量”为上海社会面清零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港澳地区,中国中检发挥央企责任、专业优势,累计完成澳门694万人次核酸检测,香港约200万人次核酸检测,为港澳疫情防控和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中国中检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中国中检党团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中国中检党委班子成员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任务清单》,通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警示教育、进行集体谈话等方式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召开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具体工作部署中。落实中国中检纪检机构改革,出台《中检集团党委关于推进纪检工作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设立综合审理室、执纪审查室,其人员编制并入集团纪委统一使用。成立由纪委书记任组长,办公室、人事、财务、合规、党群、纪检、巡视部门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联席会议协调小组,实行集体讨论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制度,相互通报问题线索,推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成立党委巡视办,建立健全巡视巡察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促进改革发展。
改革转型按下快进键
过去的3年,是中国中检改革力度最大、转型步伐最快的时期。2020年6月,中国中检正式转隶国资委,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规定动作”,改集团深化改革方案为“自选动作”,以“稳中求进,以改促进”为工作总基调,推动集团全方位变革,发生深层次变化。
动真碰硬,主动从“主席台”改起,中国中检着力推动“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目前集团经理层成员契约签订率、员工公开招聘比例、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全部达到100%;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由9.85%提高至33.7%;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由0.9%提高至2.25%;员工市场化退出率由0.49%提高至2.53%。
对标国际同行和兄弟央企,以市场为导向,中国中检纵向整合产品全价值链资源,设置23条产品线;横向推进区域化管理,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管理的二级企业由75家压缩为19家,建立完善具有中检特色的业务运营机制。主动打破行政路径依赖,业务结构由过去的装船前检验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等政策性业务为主,向综合质量服务的市场化业务转型升级,市场化业务占比由过去约30%上升至70%以上。
按照国资委合规指引和TIC行业合规准则的双重要求,中国中检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合规体系。去年代表中国正式加入全球检测认证理事会(TIC council),成为董事局15个A类成员之一,提升了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
不到2年时间,中国中检打造了行业领先、独具特色的中检信息化平台,获得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提升标杆项目、企业数字化转型十大成果等荣誉,为行业内各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实效指引,开启了数字中检新时代。
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十八大以来,中国中检发挥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指定经营实体(DOE)、欧盟碳交易系统(EU-ETS)核查机构等国内外20余项“双碳”资质优势,为国家“双碳”政策的顶层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承担了湖北、广东、湖南等30余个省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碳达峰方案编制工作。实施碳核查上万家次,实现核证碳减排量2亿吨、核证自愿减排量1亿吨,涉及碳减排信用金额30亿元。开展绿色制造、生态价值等新兴业务,累计颁发绿色、有机、环保等各类绿色产品证书30余万张,助力国内制造商打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质量认证的快速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中检的检验、认证、测试业务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经营业绩。
中国中检累计颁发各类证书340余万张(含变更证书),服务企业10余万家,营业收入始终保持在国内同业机构的前列。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确保自身经营发展的同时,主动减免相关费用,已累计为企业减免各类费用共计5亿元。
中国中检先后成立5个国内业务操作中心、3个海外操作中心和2个海外分中心;平均每年新开通项目30余个,新增47个领域资质,业务在新能源、新基建、现代服务业、绿色低碳、地方品质认证等热点领域均有新的突破,成为传统CCC等授权类业务的有力补充。目前,中国中检市场化认证业务比重不断攀升,已超过57%,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网络广泛的业务结构。
中国中检累计承担各类课题366项,其中包括国家级课题42项、省部级课题57项;研究成果丰硕,累计获得专利8个,软著31个,编制软件系统25个,出版著作8本;参与国际标准7项,参与并发布国家标准286项、行业标准59项、团体标准82项;制定技术规范224项。
截至2022年7月31日,经商业委托,中国中检为近100个国家,1500多个项目,提供了15000多批次,30000多人次的检验服务。
自2017年1月,中国中检承接援塞内加尔某运动场项目的援外物资检验委托,累计受理百余批委托。2018年9月28日,中苏拉威西省发生里氏7.4级强烈地震。中国中检共派员60人次,在24小时内完成所有检验委托动作,在中国中检全力配合下,物资全部按时运抵目的地,帮助灾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中国中检共接受近百个国家,上百个商业委托。援外检验工作团队加班加点,不辞辛劳,坚守在工作岗位,依靠专业的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守护着援外抗疫物资走出国门的第一关。
十八大以来,中国中检协助实验室每年申请资质评审约40余次,帮助实验室年均扩充技术能力约3000余项,有效地提升了实验室的技术能力水平。截至2021年底,中国中检共有70余家实验室通过ISO/IEC 17025认可,实验室资质范围和技术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中检加强推进科研创新的培育力度和管理工作,加大研发投入费用,先后参与国家级标准课题和省部级项目课题研究工作,创建了以电子商务标准领域研究为核心的吴杨创新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正在牵头制定2项与电子商务交易保障相关的国际标准。截至2021年底,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创新奖4个,累计参与制定发布国家标准24项。
十余载栉风沐雨,十余载春华秋实。展望未来,中国中检将继续心怀“国之大者”,提质增效,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为打造最具公信力的世界一流检验检测认证集团踔厉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