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以创新性治国理政实践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展现出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从方法论视角把握这些鲜明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不论是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来说,还是从党治国理政的丰富实践来看,都有着显著的方法论自觉。
有为主体与有效方法内在统一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论述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有为主体与有效方法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论述了多种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而且特别强调在运用这些方法之前,首先要调整和塑造好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因为方法是由人来使用的,是人们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只有具备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好相应的方法。相反,如果没有工作热情,热衷“躺平”,回避矛盾,对改进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没有迫切的要求,那么即使交给他科学方法的“金钥匙”,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从调整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入手来论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种方法论创新。
比如,坚持战略定力、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等,这些非常重要的方法都是关于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的。其中,坚持战略定力,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具备战略上的定力。定力指人所具有的一种稳重成熟的品质,是一种在事变面前沉着坚定的主体状态和精神力量,表现为坚定的战略信念、平稳的战略心态、清醒的战略头脑,表现为明确的战略目标、清晰的战略谋划、执着的战略实施。坚持抓铁有痕,讲的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奋斗精神,即狠下决心、猛抓落实、迎难而上、务得实效的工作态度。一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只要持之以恒地狠抓落实,都能够得到一定的解决。坚持历史担当,强调党员干部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要求他们跳出个人眼界和自我利益藩篱,增强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
当然,光有工作热情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恰当而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调整好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之后,就要谈论方法运用问题了,也就能实现精神状态与方法运用相统一了。只要带着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责任心,去掌握和运用方法,就一定能够发挥出方法最大效用。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有为主体与有效方法相结合是一条治国理政的新鲜经验。
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有机统一
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法通常分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是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地表现为思维方法。工作方法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主要表现为做事的方法。二者在层次上有所区别,但又是内在关联、不能截然分开的。我们党干事情总是先从思想入手,讲求思想方法。只要从思想上把事情弄明白了,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了,那么工作方法的运用就顺理成章了。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思维方法的改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要求他们提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能力。这些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当然属于思想方法的范畴,但它们作为治国理政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本身也是工作方法和能力。每一种思维能力的涵义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十分重视让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运用实际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成效。比如坚持调查研究、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等。这些实际工作方法也包含着思想方法的含义和要求。坚持调查研究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实际工作方法。他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本身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方面,如果说前者主要是实地考察的工作方法,那么后者主要是反思调查结果的思想方法。因为调查研究不仅要现场调查和实地考察,而且要研究调查的结果,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一张蓝图绘到底是习近平总书记常讲的一种方法,是指工作规划经过科学论证并被证明符合实际的情况下,要坚持不懈去实施,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或领导人关注点的改变而随意改变。在这样一种工作方法中,包含着“发扬钉钉子精神”这样的一种思想方法在内,可以说是其工作体现。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所论述的治国理政方法,既是思想方法,又是工作方法,体现了治国理政方法论的全面性和有机整体性。我们不能将二者分割开来,简单化地认为某些方法只是思想方法,而另一些方法只是工作方法。更不能将二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那种认为思想方法只对学者有用,而干部可以不感兴趣的观点;或者认为实际工作者可以不学理论,特别是不懂哲学方法论也能掌握和运用好的观点,都是片面而错误的。
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辩证统一
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法论包括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前者是基本方法,后者是具体方法。这二者在层次和高度上有明显的区别,但又是相互渗透和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决定战术思维,战术思维体现战略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方法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基本方法的论述,都是顶层设计层面的指导性方法,属于战略思维,但对战术思维具有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基层工作,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因而在论述战略思维方法时总是与战术思维相结合,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具有具体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许多基本方法主要是战略方法,比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等,同时具有战术上直接的指导意义。关于坚持实事求是,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我们在强调其战略指导意义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具体指导作用。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强调的一条新的基本方法。守正创新既是一种思想理念,体现“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是一种战略层面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用以表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同时,守正创新也要求把理论原则和具体工作相结合,发挥指导具体工作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守正创新就是遵循党中央要求,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工作做好。坚持问题导向也是如此,这里的问题既可以是国家重大战略问题,也可以是基层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常常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话语来讲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给党员干部以深刻鲜明的方法论教育。比如在谋划工作方面,要求他们学会“算大账”、确定“总抓手”;在工作实施方面,要求他们找到“切入口”、牵住“牛鼻子”;在统筹各项工作方面,要求他们学会“弹钢琴”、善于“转盘子”;在涉及点面结合方面,要求他们寻找“平衡点”、及时“补短板”;在规约干部和团结群众方面,强调要划出“警戒线”、放大“同心圆”;在强调各项工作必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方面,要求他们坚持“钉钉子”、打通“最后一公里”,等等。所有这些方法,都生动体现了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的统一,便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学习掌握,使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战略落地生根,转化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