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前,思政课建设整体上进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不久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等,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努力方向。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有大格局。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课”格局,必须科学把握“大思政课”的本质。
要有“国之大者”的大视野,提高“大思政课”的“支撑力”
国之大者,关乎国而利于民。大视野是“大思政课”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作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课既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同时也肩负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国之大者”。“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平视世界,其中透露和折射的不仅有物质实力的极大增长,更有精神力量的主动和昂扬。究其深层次原因,源自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时代境遇的变换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国之大者”的大视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对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现实表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够引导青年学生从5000多年文明源远流长、180多年历经坎坷成大道、100多年峥嵘岁月、70多年建设发展、40多年改革开放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标定着在民族复兴的坐标系上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炽热初心与使命担当。
要有深化立德树人的大情怀,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宣讲力”
教育的本质是爱。教师从事的是一项以情化人、以情育人的事业。思政课能否讲深、讲透、讲活,教师至关重要,在于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政治强”才会有信仰,“情怀深”才能使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四个引路人”要求;教师要做到“教书和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的“四个统一”要求。“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担负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责任,既当好为学生“授业、解惑”的“经师”,又做好“传道”的“人师”。既能在思政课堂上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又能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引导青年学生追寻真理之光、筑牢信仰之基、激发奋斗之志,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成为青年学生心目中“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理论上有底气,方法上有灵气,语言上接地气,课堂上有生气”的好老师、引路人。
汲取守正创新的大智慧,提高学生对道理的“接受度”
春风化雨,让大思政课充满生机活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推进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应当力求在破解何如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理,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之理上下功夫。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要明确思政课的定位与担当,以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时空维度,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鲜活思政教育素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推动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为青年学生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创新性转化,达到解疑释惑、浸润人心的效果。同时,还要贯穿大中小学全学段、贯通学校与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锤炼意志、积累经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为青少年构筑精神基石、夯实人生根基,达致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目标,真正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作者:成都大学 张学梅 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