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创新始终是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环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主体、导师主体、授课教师主体三重维度设计培养方案。导师和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主体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归纳意识,在实践中努力推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模式变革。

【关键词】高校学生  创新视野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纵观世界发展史,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创新智慧的结晶。在深刻总结中华文明5000多年传承发展史,归纳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唯有创新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统筹各项工作开展的出发点。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只有充分发挥人才这一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积极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自觉、创新使命担当的新时代人才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因此,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模式创新的渠道涵盖了两个维度,即内源性创新培养和外源性创新培养。内源性创新培养侧重于对学生内在创新意识的培养,外源性创新培养侧重于对实践层面的创新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要从创新意识、创新视野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创新人才。

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核心是激发个体主观能动性,培养个人问题意识、归纳意识和批判意识。

第一,培养问题意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学说认为,发现学习应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对知识结构本身的挖掘去激发。树立问题先导的目标意识是学生创新的内驱力,内在目标与外部激励有机结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在高校学生自主培养阶段,应充分激发其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很大程度上由主体性思维所决定,学生自身应着重于学习策略的调整,调动内在积极性。进入科研阶段,学生应秉承开放性学习理念,在导师引导下独立思考,多视角发现问题,多维度分析问题,在问题中创新实践。

第二,训练归纳意识。归纳是使新知识体系覆盖、优化原认知结构的重要方式之一,培养归纳意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归纳思维是人类在创造过程中的高层次的、复杂的思维活动,是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中发现规律的思维过程。训练学生的归纳意识,其途径在于不断通过阅读、综述进行有效的练习,提高对新知识的概括程度和对概念的精准定义程度,在培养元认知能力的前提下优化学习策略,不断对新旧知识进行梳理和合并,以推陈出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三,强化批判意识。强化批判意识应该遵循唯物辩证法的理论逻辑,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要求人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强调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培养创新意识要求我们培养批判意识,勇于批判、敢于批判、精于批判,选择性接纳新知识及大批量、碎片化信息,做到理性取舍。培养批判精神是激发创新点的重要源泉,批判精神的本质是突破,核心是“新”,先破再立,不破不立,批判性思维能带来全新的视角,对旧问题或现存问题提出合理的质疑,在质疑过程中提出问题,打破原有认知。强化批判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个体通过不断突破思维桎梏开辟创新的新天地。

拓宽高校学生的创新视野

高校学生创新视野的培养,需要解决“谁来培养”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其中导师的作用十分重要。导师作为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视野精准培养的主导力量,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悉心指导。

第一,推动多主体交互发展模式。要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导师应建立学生培养的特定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潜能天赋,如心理特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等进行精准定位,针对个体差异逐一指导,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通过测试学生的心理特质,优化个体潜能,锻炼个体思辨能力。导师应遵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总结学生的共性,区别独特个性,进行差异化教育,实施分类指导。构建教学的多主体交互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其创新能力,培养其主动性,从而实现从单一主体到双重主体的切换以及师生平等对话。

第二,推动导师指导模式变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既要尊重教育改革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导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避免机械灌输,应采用由浅入深的案例式、启发式手段帮助学生厘清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现存问题以及争论焦点,启发学生探寻理论之间的关联以及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引导学生对概念性的问题追根溯源,辅助学生论证其核心观点和复述其论证过程。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课题的实践机会,建立科研与创新培养一体化的机制,采用更加现代化的培养手段。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三阶段原则,设计与学生吸纳知识能力相匹配的指导模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共享性、直观性,兼顾历史、现实和未来,把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晦涩难懂的理论更直观、清晰地传授给学生。

第三,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传授给学生。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一观点指明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蕴含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构成的整体性理论,导师在突出重点问题的同时应建立微观个体和宏观视角的联系,特别是在专题研讨中,要点面结合,以点带动面,用面来构建整体形象。导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核心要义,把思想育人贯穿教学全过程,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坚定中国立场的时代新人。思想育人是教学育人的关键手段,只有打通思想的关卡,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活学活用,用思想教育推动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解决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化于心,从而形成深厚的理论素养、塑造正确的价值理念、练就科学的思维方式,将科学的理论和价值判断外化于行。

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授课教师是外源性培养的另一动力。在学生社会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授课老师担任指导教师,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第一,注重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中的问题导向。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具体“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问题的选择应参考社会发展和时下热点话题来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学生参与度。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的复杂性、多样性、独立性、多变性等特点,开展引导式教学和课内实践。在开展“问题导向”的研讨式课程学习时,学生通过选取与研究兴趣相关的主题,以问题指向主题,以主题回应问题,实现了主被动的合理切换。授课教师可通过小专题的形式组织教学,聚焦问题本身,从多个角度切入以解决主要矛盾,全面长效地培养高校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预置—提问—汇报—讲演—写作”的流程,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归纳能力。

第二,运用互动式实践型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个体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多向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化,营造百花齐放的学术研讨氛围,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动力。教师可采取理论专题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等方式,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寻找创新突破点,促进理论观点的交锋,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其创新能力。授课教师应强调学以致用,实践课程的开设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主意识,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联互通。教师可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巩固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设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课程,以当前学术领域的争议问题为靶向,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激活其研究学术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原始资料的积累和研读,在精读原著的过程中要聚焦对原著观点的剖析和阐释,对研究领域进行综合审视,寻根溯源把握其发展方向。

第三,开展课堂联动的研究式教学。学校是知识传播的第一课堂,浸入式学习(如角色体验、实验室)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是拓展学生视野和能力的第三课堂,促使第一二三课堂联动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不能只通过学校和课堂认识客观事物,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潜质,应鼓励其开展多元社会实践,在社会大课堂中锻造创新能力,汲取实践精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学生只有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的实际问题,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社会化程度,才能培养责任心并增长才干,才能在充分了解国情、世情、民情的基础上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作者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②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1日。

③《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人民日报》,2017年10月31日。

④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⑥李景源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责编/马宁远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