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理论 > 正文

以县城发展质量提升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可以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县域经济更加具有开放性、能动性和可塑性。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既是县域经济内部循环的中心节点,也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融通发展的关键枢纽。县城发展质量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将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交汇,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时空条件

我国县域经济随着农村改革开启和乡村工业化而步入加快发展轨道,至今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规模占到全国GDP的近40%。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更高要求,也具备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条件。

新技术变革赋能。当前新一轮技术变革已经并将继续推动区域生产网络、社会网络、创新网络、生活网络的演化,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等融合发展,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要素流动与空间配置的路径,以及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组织和连接方式,如县城一些边缘性或被忽视的空间,可能通过新的链接形成新的价值。同时,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产业、交通、生态、生活、公共设施等空间布局和功能深度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为县域经济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

城镇化阶段演进。当城镇化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也会进行调整,市场拥挤效应和要素成本上涨,将导致部分不依赖城市集聚效应的产业或产业链环节向县域转移。与此同时,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演化,推动基于传统地理空间的产业集聚向虚拟集聚发展,产业链逐渐走向有机链接的产业价值网络,产业链不同环节和价值功能可以在城乡之间布局,有利于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城乡融合趋于深入。随着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逐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逐步走向深入,传统的城乡空间边界、产业发展边界等渐趋模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商品、要素交换更加频繁,资源要素单向流出县域的格局已经发生改变,资本、技术、信息等向县域汇聚的态势更加明显,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良性循环正在逐步形成,作为城乡融合发展重要切入点的县域,正迎来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三个关键词

县域经济是县域内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其发展的动力在于融合,活力在于循环,生命力在于特色。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这三个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融合。系统的整体性是以系统的有机关联性为保证的。县域经济作为复杂性、综合性经济系统,具有多层次空间结构、差异化功能构成,使其能够通过内部要素的不同连接和组合,形成多样化的结构形态和价值体系。但现实是,我国县域经济不同程度上存在结构单一、动能转换不畅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县域空间、产业、人口等缺乏统筹,要素优化配置存在制度性障碍。这也意味着如果能够有效统筹县域经济地理空间,强化城乡资源要素连接和功能耦合,则县域经济依然有发展空间。实践中,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城乡互动性、要素流动性、产业融合度大多比较高,而融合程度不高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困难重重。

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于循环。自古而今,县域一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有其自身运行秩序和逻辑。县域经济涵盖了县城、集镇、村落等多层次空间载体,以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涉及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各环节,是一个要素完整、功能齐备的经济单元,具备独立运行、自我循环的能力。但过去多年来,受大中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导向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影响,资源要素长期流出县域,城乡之间、市场供需之间出现割裂,县域经济内在循环机制不畅,进而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城市经济的附庸,这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普遍不足的重要原因。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关键在于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修复县域经济自我循环机制,让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在县域内动态循环起来。

县域经济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县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其竞争力高低往往取决于经济特色化程度和水平。县域经济不是一个封闭系统,需要通过融入区域分工体系,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与城市经济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此强化自身发展动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县域经济发展要与城市经济同质化。客观来看,我国县域资源组织配置能力和要素支撑条件,决定县域经济不可能做到大而全,也不可能做到全都是“高精尖”,与城市经济搞同质竞争不会有出路。县域经济只有在与城市经济的互动中寻求差异化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才可能真正做大做强。同时,县域在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为县域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可能。

补齐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建设短板弱项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应加快补齐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建设短板弱项。

加快县域工业化步伐。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如果将工业化狭义理解为发展工业,或者提高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就可能造成县域产业结构的扭曲失衡。工业化的本质是产业化和专业化,是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部门整体升级的过程。就此来看,我国多数县域都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有些甚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当前条件下推进县域工业化,必然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进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进而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处理县城与县域的关系,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县城是县域经济的关键空间载体,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既要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县城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同时也要避免资源配置过度倾斜。推动县城建设,应充分考虑人口流动变化趋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按照混合功能要求补齐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等短板,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实现县域经济规模与资源环境容量、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公共服务能力与人口规模相匹配。

补县域商业体系短板。县域商业体系沟通城乡、连接供需,既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普遍滞后,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消费提质扩容的需求,也抑制了县域消费潜力释放。健全县域商业体系,需要强化县城的中心地位,发挥镇的重要节点功能,统筹推进县乡村商业网点空间布局、业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县域商业市场主体,打造消费服务的新模式新场景,优化农村商品和服务供给,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推进县域要素优化配置。经济发展质量与生产要素的匹配度和要素质量是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要素保障能力不足和低效率配置,是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是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为此,应加快深化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促进县域城乡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构与升级。特别是要结合未来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城就近城镇化和城市人口下乡的需求,推动城乡土地资源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让人口流动与土地权益流转匹配起来,有效保障县城建设和乡村振兴合理用地需求。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