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管部门协助指导下,萧山区内35家左邻右社连锁食杂店完成了二维码结算技术改造升级,通过收银时扫描二维码,实现过期食品、不合格批次食品在结算环节自动截断并智能警示,为小型连锁食杂店筑起食品安全防线。
GM2D是由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提出的一项全球性倡议,旨在推动全球商品编码实现2027年前由一维条形码向二维码转变,为商品换发二代身份证。通过扫码,不仅可以显示出商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批次、检测报告等信息,还可连线“GM2D在线”云端查看该商品多元形式的实时动态信息。今年5月,GS1、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签署三方联合声明,推动浙江省率先建设GM2D示范区。浙江成为GS1确定的GM2D全球首个示范区,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实施的第一站。
在浙江,数字化改革深刻影响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生态。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管局以数字化为引领,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转型,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方面,把握市场主体和入市商品两流数据,对全区23000家食品生产经营户从准入开始实施全周期监管,通过主体标注、分级、地图、培训、浙食链、阳光工厂完善主体信息流。目前该区已开通“浙食链”经营户5440家,占全区生产流通企业的25%,并在覆盖存量经营户的同时,积极扩大增量,从准入开始便将新增经营户纳入“浙食链”管理,掌握了商品信息流。
另一方面,落实市场主体和监管责任两项清单。开发《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定位》《浙食链和浙冷链、进口食品》《食品生产经营相关主体法律适用》等十个常规课程,并通过网络平台对食品主体开展知识培训和知识更新。与此同时,紧抓督查干部监管责任落实。明确干部监管责任清单,对实际监管中发现不了、不会处理、应查未查、流于形式等问题和应发现却未发现导致的食品事故启动问责。
另外,萧山区市场监管局还紧抓阳光工厂巡查、第三方评估、食品监督抽检、食用农产品快检、部门联动协作、消费投诉处理六大监管动作,筑牢食品安全数据基础。目前,该区240家食品生产企业实现“阳光工厂”全覆盖,建成标准化智慧农贸市场25家,在数字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网络学院、基层数字化装备、食品主体标注体系建设、食品网格化地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实际成效。(作者:边学辉 郑娟娟)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