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复杂的环境,我们迫切需要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我们的未来在哪里?”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与人民之问。在这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时代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坚持平等对话协商
平等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各国不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平等是国家之间友好交往的前提,对话是化解分歧的最好方式,协商则是达成共识的关键。只有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看到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共的整体的事实,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积极沟通协商,倾听各个民族、国家的不同声音、合理诉求与关切,才能化解分歧,凝聚共识,迎接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共同书写国际规则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国人民渴望构建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同处一个世界,人类的未来命运应该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国际秩序与规则代表着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需要共同参与构建、书写。只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让每个国家都参与进来。世界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共同来办。国际社会需要积极听取每个国家的合理诉求与关切,尊重每个国家的正当权益,共同参与构建书写国际规则与秩序。只有这样各个国家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利益得到兼顾,如此建立的秩序与规则才能凝聚最大的共识,才能得到全人类的拥护与支持,才能建构出稳定、均衡、公正、持久的国际秩序,才能应对当下的问题与挑战。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马克思指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完善全球发展倡议,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用共赢、共享取代独占、独享,实现每个人、每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尤其要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使得人人都过上好日子,消除社会冲突、动荡的现实根源,实现持久、普遍、共同安全。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价值与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国家、民族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民族在开展经济、社会、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凝聚最大的价值公约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需要在尊重个体、多样与差异的基础上,在尊重每个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艺术、习俗、生活方式、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化异为同,交流互鉴,凝聚提炼全人类最大的价值公约数,构建共同的价值基础,实现一体与多元、共同与差异、普遍与特殊、整体与个人、现实与未来的辩证统一。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完善全球治理平台
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流动,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然而,随着经济的深度联系,也带来了一些全球性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平衡,各国之间的深度而广泛的联系与全球治理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不同步性与不平衡性。只有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在深化对外开放的同时,搭建更多、更有效、更完善的全球治理平台,不断扩大治理主体,改进治理方式与路径,增加完善全球治理平台,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与代表性,反映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早已成为一个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整体,大家都坐在同一条大船上。面对行船过程中遇到的惊涛骇浪与激流暗礁,任何单打独斗、以邻为壑、分裂对抗、极限施压、损人利己、迷信武力等单边主义方式都是行不通的,而企图把谁扔进大海里都是不可接受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以世界人民之心为心,以世界人民之利为利,从全人类的维度来思考时代难题,关照未来命运,解答当下挑战。这一理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内涵,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普遍交往等光辉思想,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理念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担当,实现了特殊与普遍、个体与整体、一体与多元的辩证统一,为完善全球治理、实现人类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只有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携手并进、同舟共济,才能乘风破浪,克服艰难险阻,推动这艘巨轮行稳致远,面向未来。
作者:李海龙 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