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提升城市突发疫情防控能力——以首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威胁。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但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北京市探索建立的全链条、全周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城市治理亟须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国家有力的法治保障、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北京探索的疫情应急管理保障体系等,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疫情防控能力、有效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新发突发传染病;新冠肺炎疫情;城市;防控能力

[中图分类号] D616; R1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10-0028-04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危及国家安全和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在此背景下,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影响,使得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急剧上升。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与其他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对各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据统计,约70%的公共卫生风险来自重大传染病疫情。传染病具有隐蔽性、突然暴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国家安全。

疫情防控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议题

作为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流行的传染病,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自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尽管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一定的防控措施,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但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处于大流行状态,并持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2年9月20日,全球已经报告了超过6.09亿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超过650万例死亡病例。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1年可持续发展筹资报告》,全球正遭受着9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约1.2亿人口已陷入极度贫困。由此可见,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立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我国在重大公共卫生风险防控及新冠病毒研究领域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最短时间集中最大力量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但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从国家安全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需求来看,亟须补短板、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需要总结经验,借助我国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现代化治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

建立全链条、全周期的疫情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新冠肺炎的暴发流行,对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首都,北京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的联合资助下,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攻关,探索建立了全链条、全周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实现了新冠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全流程闭环管理。

感染者及病例的早发现。首都的大型综合医院具有就诊患者来源广、人流量大、人员密集等特点,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综合医院承担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及病例早发现的任务,是疫情防控的前哨阵地。提高综合医院应对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控制尤为重要。必须不断优化完善大型综合医院的疫情防控策略和应急保障体系,以应对潜在的、可能的疫情暴发风险。通过对综合医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评估、发现和应对疫情能力评估,找出综合医院现有的工作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缺项。通过对预检分诊分工、传染病筛查检查流程、医院疫情预警信息上报流程以及重点科室工作流程等的优化,实现医院自动实时的数据收集、分析与预警。就近规划疾病筛查检查所需设备、场地,减少筛查结果等待时间。将专家判断和系统自动判别相结合,综合判断就诊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努力将综合医院对疫情传播的风险识别及预警环节工作做得更提前、更精准。

感染者和患者的有效救治。有效的救治对于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康复、对于降低患者轻症转重症的比例以及降低病死率等尤为重要。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必须积极探索,优化对感染者和病例的救治策略。通过对抗病毒药物、恢复期血浆、感染者免疫球蛋白、中医药等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方面效果的研究,不断优化和改进救治方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不良反应,提高感染者的生命质量。目前已形成适用于不同类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应急救治方案,为有效救治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了可行的救治方案。

聚集性疫情的应急处置。2020年5月2日,湖北省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至此全国31个省市区均宣布解除一级响应。此后,我国发生了多起聚集性疫情,凸显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存在不足和短板,亟须优化防控策略以堵住防控漏洞。我国有大片的城乡接合部,这些地区普遍具有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有限、人口流动性大、集会频繁、居民文化水平差异大、卫生防护意识薄弱等特点,是疫情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亟须完善这些地区的疫情防控策略,提高这些地区的聚集性疫情处置能力。基于北京市和外省市聚集性疫情的防控经验,当出现聚集性疫情时应更加注重强化如下措施:加强重点场所管控力度,非日常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应停止营业;暂停举办人员聚集的各类活动;减少举办会议、婚宴等聚集性活动;发挥诊所和药店的哨点作用,加强城乡接合部的诊所和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医院感染防控等各项制度落实;全员核酸检测,尽早发现潜在病例;基层疾控部门要加强与公安机关联动,及时有效控制疫情传播。随着全球疫情的变化和防控经验的积累,应实时优化北京市聚集性疫情的有效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策略,提高疫情防控的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社区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承担着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出现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在疫情发生时,划分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依据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疫情防控政策和规定管理。封控区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实行区域管控措施,原则上居家,减少出门;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加强健康教育,做好防控政策宣传引导。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要统筹协调社区防控工作,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优化小区卡口设置和规范管理,及时准确掌握社区(村)内中高风险地区进(返)京、入境进京人员以及非本小区人员出入情况,做好相应的疫情防控工作。

风险研判和策略制定。在新冠肺炎疫情未发生时,专家组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进行研究,制定出分类、分级、分区处置和管理的标准,分析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重大风险清单及风险源,提出应对策略,支撑科学决策,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专家组应针对疫情传播状况,利用专业知识与经验,结合模型分析和风险评估方法,开展短期和中期的疫情趋势预测及风险评估;动态评估各阶段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应急处置措施,提高疫情处置效率。

进一步提升城市疫情防控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处于大流行中。2022年7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第12次新冠肺炎突发事件委员会的会议声明,称新冠肺炎疫情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又出现了新的变异,新变异株具有传播力更高、代际间隔更短、免疫逃逸更强等特点,使得欧美国家感染人数出现了新一轮的激增,全球疫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关系我国对外开放。”我国是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如果采取与病毒共存的“躺平”策略,医疗卫生资源将面临严重的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人群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国现阶段仍然需要坚持“动态清零”。“动态清零”是我国自2020年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以来,从国内几十起聚集性疫情抗击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战略性打法,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总方针。“动态清零”的关键在于早发现、快速围堵、切断传播,最终达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使疫情不会发生持续性传播和规模性反弹。这并不是追求完全零感染,也不是零容忍,其核心是科学、精准,以快制快。多轮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动态清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统筹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抗击疫情的最佳选择。坚持“动态清零”,是基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利用我国强大的制度优势、专业团队力量、群众配合支持,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一切可能实现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平衡。

城市是各种资源和要素最集中的地方,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承载地。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一旦发生在城市,往往波及面广、扩散快、防控难度大,还会出现医疗资源供给和各种生活物资保障短缺等诸多问题,疫情发展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会治理格局”。北京市探索出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城市应对突发疫情、实现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全方位综合防控的“科学精准、动态清零”阶段。面对快速传播的新冠肺炎疫情,必须第一时间统筹调配风险人群管控、检测、流调、转运、隔离、收治等各方面力量,尽快阻断疫情在社会面传播。我国采取的“动态清零”总方针为未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加快特效药物和新型疫苗研发,加快提高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强各类资源的应急准备,加快提升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力,力争用最小代价战胜疫情。

我国在法律层面上已将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纳入国家生物安全范畴,为提升城市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我国学者在公共卫生风险与重大疫情防控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了中国方案。通过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的联合资助,北京大学联合直接参与国家及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与研究的科研院所、综合医院、传染病定点专科医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进行科研攻关,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和应急管理保障体系。该策略和体系将有助于从国家安全的视角优化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治理政策,不仅服务于各种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而且能够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刘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万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万科讲席教授)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疫情防控   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