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当前,我们已经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交集团”)始终锚定“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建设目标,聚焦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持续发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交通强国建设先锋的使命担当。
坚持胸怀“国之大者”,当好交通基础设施立体互联的国家队
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是交通强国的首要任务。中交集团依托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的独特优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模范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全方位打造交通基础设施立体互联建设的国家队。
全面融入发展大局。深入研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全面对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要求,明确“面向世界、聚焦建设、突出主业、专注专业”的发展原则,持续打造基础设施及现代综合交通领域的产业投资控股平台。聚焦“大交通”领域,坚持“三重两大两优”经营策略,持续深耕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区域,密集对接重点项目、重要区域、重大市场,实现企业发展与践行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有机统一。
全力担纲战略工程。不讲条件、全力以赴,统筹优势资源,全方位参与国家重特大交通建设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建成高速公路超过1.5万公里,高速铁路超过1000公里,轨道交通超过500公里,万吨级及以上港口泊位超过500个,特长隧道超过100座。港珠澳大桥创下多项“世界之最”,被称为“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上海洋山港四期工程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展示了中国智造、吞吐世界的大国气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标杆,成为首都“新国门”。“雪飞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正在施工的天山胜利隧道、川藏铁路易贡隧道分别是全国最长的高速公路、铁路隧道工程。中交集团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港、中国路、中国桥、中国岛、中国城、中国装备”的名片。
全速加快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在高原冻土、离岸深水港、深埋沉管隧道、长大桥建设以及岛礁快速成陆等领域牢牢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荣获两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成立中交科协、组建高端科技智库,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新管理序列。振华重工港机产品已进入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连续24年市场份额世界第一,成为“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天鲲号”是我国首艘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泥泵远程输送能力居世界首位,被称为“造岛神器”“地图编辑器”。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高寒高海拔、大深度、超大直径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顺利下线,零部件实现全国产化,有力支撑交通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效助推乡村振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交集团用心用情用力精准帮扶,助力云南省怒江州和新疆英吉沙县5县(市)打赢脱贫攻坚战。针对基础设施薄弱、支撑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加快产业路、旅游路和资源路建设,有效破解交通运输瓶颈,打造了“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生态旅游”等扶贫模式。出资援建的中交怒江连心桥、中交福贡木尼玛大桥,结束了当地人数百年来只能靠溜索在幽深的怒江峡谷上空通行的历史,助力38.68万人成功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坚持绿色智慧转型,当好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先行者
新时代以来,中交集团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顺应交通出行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历史性趋势,致力推动交通智慧化、生态化、一体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深耕智慧化转型。推动交通建设智慧化,作为首个入选开放BIM国际组织建筑智慧国际联盟的中国企业,推广交通工程基础设施数字化建模,以数字化手段促进设计更加精益、施工更加优质。推动交通产业智慧化,率先探索智慧运输、无车承运等新兴业态,建成了全国首条智慧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全国首条智慧隧道太湖隧道等一批智慧高速公路、全自动码头、智能港航、智慧轨交示范项目。推动监管智慧化,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运用交通行业高分数据中心——“高分遥感交通一张图”平台,集成全国高分路网、检测养护、防灾减灾、实时交通等信息,实现“所管即所见”,助力交通数字治理。
深耕生态化转型。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新绿色技术,完成节能环保技改项目1000余项,总结出91项节能技术,其中11项技术入选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14项技术入选交通运输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打造低碳项目,率先开展绿色示范项目推广工作,连续10年推出143项绿色示范项目,延崇高速入选“全国第一批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花久高速公路成为首条进入西北地区的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倡导环保理念,全面推广绿色施工标准化管理,确保环保理念贯穿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筑牢绿色发展屏障。
深耕一体化转型。推动业务聚合,发挥规划、咨询、投融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和优势,实现了公、铁、港、航、桥、隧、机场、城市等交通基础设施业态全覆盖。推动业态耦合,主动顺应“公转水”、“公转铁”、多式联运发展趋势,持续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化转型,优化交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融合,倾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特色交旅融合项目——“路游憩”品牌,开创“高速公路+科技+旅游+商贸+物流+咨询管理+培训”多种产业创新融合的商业模式,有效提升了高速公路出行服务的供给质量。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当好推动中国交通“走出去”的排头兵
新时代以来,中交集团坚持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坚定不移推动中国交通“走出去”,扩大全球合作、实现发展共赢,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贡献者。
瞄准“硬联通”,推动中国技术“走出去”。在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一大批惠及所在国、促进互联互通的“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幸福城”。马东铁路是“一带一路”旗舰工程,填补了马来半岛东西岸没有铁路贯通的空白。中马友谊大桥,是横跨印度洋的第一座跨海大桥,被马尔代夫总统誉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由原先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渔村演变成现代化的大型港口。缅甸仰光新城,正在成为缅甸的经济门户和发展引擎。充分彰显了中国质量、中国管理、中国贡献。
瞄准“软联通”,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行业影响力,更加积极参与制定国际交通运输领域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大力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牵头编制发布了《挖泥船·术语》等5项国际标准,以实际行动提升我国在全球交通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蒙内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通过集群式、链条式合作推动行业走出去的转型升级,带动了一大批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和中国服务“走出去”,有力推动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中不断向中高端迈进。
瞄准“心联通”,推动中国理念“走出去”。在产能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等硬件“走出去”的同时,秉持“交融天下、建者无疆”企业精神,积极传播丝路精神,主动融入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以项目为依托,增加就业、培养人才、减贫环保,形成具有中交特色的“笑脸模式”,持续深化打造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典范。科伦坡港口城可以为当地创造超过8.3万个就业机会,建成后可供约27万人居住生活,被当地人们誉为“未来之城”,生动展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新时代新征程,中交集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自信、增强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主动、赓续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为党和人民浇筑出更多优质工程、绿色工程、精品工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