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区域聚焦 > 正文

【共同富裕看基层】浙江:牵住数字慈善“牛鼻子”

1664244130323

党的二十大也明确提到要“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要求,数字慈善作为一种慈善新业态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助推共同富裕就要坚持数智赋能,紧紧牵住“数字慈善”牛鼻子,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推动慈善事业向提质增效,由“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跃迁,增强慈善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数字慈善是现代慈善发展的需要

现代慈善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数字技术手段,实现线上随时、随地、随心的捐赠模式,大大延拓了慈善的时空格局,为慈善事业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

数字慈善是破除传统慈善难题的有力变革。借助数字技术手段,通过搭建线上慈善活动平台,贯通行业数据,将慈善项目、慈善服务打破行业界限,突破地域限制,是现代慈善发展的重要动能。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在捐赠内容上,数字慈善不仅仅局限于物资和金钱的捐赠,还包括非现金捐赠,例如通过技术、知识等方面进行线上志愿帮扶,甚至包括通过捐赠步数等方式参与慈善事业,极大地丰富了慈善的内容,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慈善资源与慈善需求精准匹配,真正实现精准救助和帮扶。第二,在时空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捐赠效率,捐赠人可实现随时、随地捐赠,捐赠便捷度大幅提升。第三,在捐赠规模上,数字慈善具有较强开放性,捐款数额自由度较高,有利于激发大众参与慈善的热情,有助于实现人人捐赠的社会目标。第四,在捐赠信息公开方面,数字慈善为善款去向和项目落实情况等信息及时、透明的公开提供了便利,让自己的捐赠“有迹可循”,对慈善组织接受、使用捐款捐物的情况实时掌握监管,提高慈善公信力,也是社会监督的有力保障。第五,在财政支出上,数字慈善可实现捐赠票据一键生成,大大节约了票据成本,也方便了捐赠者。

数字慈善是现代慈善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慈善统一打造集捐赠、税收抵扣关联、救助、信息公开、互动反馈、资料查询下载等功能于一体的慈善网络平台,成为现代慈善发展的必然。这一必然既是数字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慈善各方主体的实际需要。从捐赠者主体来看,数字慈善可搭建一个统一的集成式捐赠平台,便于捐赠人常态化便捷化完成捐赠,此外,捐赠人实行捐赠后取票和税收抵扣更加方便,对于捐赠善款去向可实时掌握,通过捐赠平台可随时了解相关慈善政策等。从慈善组织主体来看,数字慈善使得其办理组织登记、免税资格认定、税前扣除资格认定等事项认定更便捷,极大地提高办理效率。从政府部门主体来看,数字技术的应用利于政府开展慈善工作,通过数据共享、业务贯通等数字化操作,可实现实时监控善款流向、使用情况、慈善项目进度等信息,极大地提高政府公信力。从社会主体来看,通过数字慈善平台及时发布困难救助需求,使得资源和需求精准对接,真正实现精准慈善理念,使社会树立“精准慈善”意识,切实把慈善项目聚焦到困难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地方。

数字慈善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第三次分配,慈善是第三次分配的主渠道,而数字慈善又是发展现代慈善的必然选择和关键一招,因而数字慈善对于促进共同富裕至关重要。要完善发挥数字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功能,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向数字化变革,更好助力扶弱济困、促进共同富裕。

慈善事业助力共同富裕,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五大慈善发展机制,不断激发数字慈善活力,使得公众从中能够实现更多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要构建慈善数据共享化机制。通过统一的慈善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等智能化数字手段,打通部门条块间数据壁垒,加强社会-政府-家庭-个人数据联通信息共享,畅通各区域慈善信息,让数据多跑路,同时,在数据真实性和精准度上要加强优化。要构建慈善行为常态化机制。积极打造快速捐赠渠道,通过开发移动APP推行指尖慈善、链上慈善,平台化实时更新慈善需求,吸纳更多慈善资源,养成常态化慈善捐赠,将慈善行为融入大众日常。要构建慈善内容多元化机制。通过举办“共同富裕”冠名的数字慈善项目活动,打造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慈善品牌,将技术、知识、服务等虚拟财富以慈善行为赋能共同富裕建设,帮助不发达地区提高教育、医疗水平,帮助其物质和精神共富裕。要构建慈善监管规范化机制。要加强制度建设,注重提升数字慈善公信力,从区块链技术、法律制度、评估模式等多个方面健全完善数字慈善监管体系。要构建慈善行为反哺化机制。进行慈善文化引导和宣传,注重将其融入日常生活进行潜移默化影响,制定非物质慈善行为量化认定标准,从就学、就医、就业和社会服务慈善积分转化等多方面激励。要增强慈善人的获得感、荣誉感,通过建立一人一户、一企一码终身账户,全生命周期记录管理个人或企业的捐赠行善行为,进行全方面评价,营造人人知善,人人行善,人人乐善的社会氛围。

 “浙里捐赠”应用的成功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浙江省委发布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互联网慈善,打造智慧慈善。浙江省财政厅以捐赠票据为抓手,通过整合慈善组织、公益平台等资源,协同财政、税务、民政等部门,坚持服务端和管理端并重,建立善款上链、过程存证、信息溯源的捐赠生态闭环,努力打造“服务便捷、过程透明、机制创新、监管有效、分析智能”的捐赠应用平台。

今年5月,“浙里捐赠”一体化数字平台成功上线,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统建的捐赠一体化数字平台,这既是浙江对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作用的积极探索,也是数字慈善的有力实践。主要做法为五个方面。一是坚持理念革新,优化平台架构设计。“浙里捐赠”平台基于浙江省政务云平台集中部署,通过系统对接、接口改造、数据共享,贯通财税、民政、慈善组织、公共服务部门的底层数据库,整合相关数据资源,建立“慈善组织可登记、开票资格可认定、开票项目可确认、捐赠渠道可选择、捐赠票据可取验、捐赠抵扣可推送、善款去向可追踪、捐赠积分可累计、慈善行为可激励、慈善组织可褒奖、监督管理可落地”的全闭环生态系统,全面提升慈善捐赠便捷度。二是坚持两端赋能,破解供需核心痛点。聚焦服务和管理两端,针对存在捐赠渠道散、信息不透明、供需不畅通,以及部门数据不协同、办事不畅通、监管落地难等问题,以区块链技术、票据签名加密技术相结合,通过技术融合,实现捐赠“闭环、溯源、存证”;在慈善组织认定时同步进行财政票据领用证核定、募捐项目自动备案和开票项目自动匹配,以捐赠票据为核心,建立慈善捐赠“一码通”数据共享地方标准,归集慈善捐赠、资金流向、税款抵扣、积分生成、慈善褒奖、政策激励等信息,推进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三流合一”,实现业务融合;共享单位、慈善项目、捐赠票据和报销应用等信息数据,强化数据集成分析,实现数据融合,完善风险预警能力,健全问题处置流程,快速定位解决相关问题。三是坚持流程重塑,打造八大核心场景。捐赠人通过平台的捐赠超市在线完成“一键捐赠”;通过“一秒开票”,实时开具捐赠电子票据,并向税务部门发起“一指抵税”申请;通过“一窗公开”,实时查看善款流向、项目进度等信息,自动形成爱心轨迹;通过“一址查询”,查看慈善政策法规和办事指南;平台自动生成年度慈善捐赠排行榜,实现“一榜表彰”;通过“一屏智报”,多维度分析慈善捐赠善款来源、捐赠善款去向信息,深度分析第三次分配在全省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一站认定”,实现慈善组织登记、开票资格、开票项目、免税资格、税前扣除资格等各类认定一站式在线办理,全面提升“捐赠一件事”办理效率。目前除一指抵税、一站认定应用场景尚在开发完善中外,其余功能已上线运行。四是坚持双轮驱动,技术制度双重突破。技术层面:引入区块链技术,建立善款上链、过程存证、信息溯源的捐赠生态闭环;制度层面:构建省市协同的慈善事业政策体系,全面优化慈善事业发展体制机制。如:浙江省财政出台《浙江省省级慈善事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2022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对先进省级慈善组织给予激励奖补。浙江省财政在全国率先上线区块链捐赠电子票据,有效解决传统捐赠票据开具速度慢、流程繁琐、管理低效等问题。五是坚持五跨协同,推动整体智治融合。贯通省、市、县、乡,实现跨层级协同;开展捐赠票据跨省共享,实现跨地域协同;重塑管理部门、慈善组织、公益平台业务流程,实现跨系统协同;联合民政、财政、税务、政策激励部门等,实现跨部门协同;融合慈善组织认定、用票单位新增、募捐项目备案、开票项目核定、税款抵扣,实现跨业务协同。

“浙里捐赠”应用成功上线和实时运用,充分表明数字慈善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打破组织之间、平台之间、数据之间的壁垒,激活慈善事业潜能,释放数据内在价值,实现慈善资源与资助需求精准对接,推动慈善发展模式创新,数字慈善大幅提升“捐赠一件事”办理效率,可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三流合一”,可实现从“事后监管、各自监管、人工监管”到“实时监管、协同监管、智能监管”的新飞跃。数字慈善通过搭建权威、高效、公开、透明的平台,大幅提升了慈善捐赠的公信度、便捷度、透明度,成为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作者:浙江省财政厅 “浙里捐赠”专班   执笔人:栗东升)

[责任编辑:王博]